同时考CPA,本科生和研究生谁更容易通过?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2-21 13:39
阅读:2219次

这段时间,围绕着翟天临人设崩塌而一并火起来的是“本硕博”这三个字。三类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在思维方式,观点态度,人生选择上都会有诸多不同。如果要用将这种差异反映在CPA上,也十分明显。
01
本科生:升职加薪,考证目标明确
从这张中注协的统计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每年报名参加CPA考试的人数中,无论综合阶段还是专业阶段,本科生的人数都是*多的,大约占到了总人数的6-7成。
在本科阶段,学校主要进行的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所以,本科生课程的设置会比较多样化,从专业知识,到根本的素质教育,以及德智体美等综合方向。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任务较轻,压力较小。
而正是因为时间充裕,所以他们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有价值的劳动中去,考证就是一种十分不错的选择。正是因为时间充裕,思想单纯,所以压力更小,不带私心杂念的复习效率才更高。
同样,在考证群体中,本科生是*年轻的一群人。年轻人具备更快更*的学习能力,他们智力水平上升很快,记忆力也十分不错,身体素质也较高。对于考CPA这种漫长而又艰苦的备考来说,比其他群体有着更大的先天优势。
大三大四的学生,这个时候就会接触到求职。而大学生的水平大多旗鼓相当,如何能在求职场上脱颖而出,也只有证书了。
所以,为了能够获得心仪企业的offer,他们就会选择用证书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或者财会类的ACCA,乃至CPA。
而这时,他们在意的是结果。他们急切地需要这个证书来增加自己获得企业offer的机会。
同样,在职的本科生,因为学历比不过硕士生,经验也比不过老前辈,为了升职加薪,只能考证。
因为他们深知,在职场,证书就是升职的重要一环。其实很多工作,从本质上来看,每个人做的都差不多。究竟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日理万机的主管或者老板,真的很难准确判断。
但是为了留住*人才,剔除不干正事的闲杂人等,*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办法就是证书了。
而正因为CPA的含金量高,所以一直以来,大家公认,有CPA的员工,比没有CPA的员工*。
02
研究生:弥补经验缺失,提升专业能力
考研成功的研究生也经历过大四,即使自己没有参加工作,也会在大四同学投递简历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经历了一番找工作的痛苦折磨。
此时,他们明白,只有能力上佳的人,才能被名企看重。
而和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相比,经验缺失成为了重要一环。
证书,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在研究领域的专业度,更能成为他们找工作的重要筹码,成功弥补了经验不足带来的劣势。
而且,从通过率来说,研究生及博士生远高于本科生。
图片来源: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分析报告
因为在思维方式上,他们比本科生更为成熟。对待学习,他们会有更强大的毅力,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通过率自然也会高于本科生。
03
博士:专注学术,而CPA更偏重于职业应用
能博士毕业的都是人中龙凤,真正的精英,当然也不乏有些学术不端的人蒙混过关。
其实考博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脱胎换骨用来形容考博实在太恰当了。
从上文中的图,我们可以看出,本硕是考试主体而博士几乎寥寥无几。
据推测,大概是因为博士生更专注于学术研究领域,而CPA更偏重于职业应用,对学术的帮助并不大。所以综合考虑下来,博士生选择考CPA的人数会略少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从中注协的统计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未来考证的年龄将会日益年轻化,而考证的主体也会更倾向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小编一直奉劝大家,考证要趁早,考CPA更要早做准备。
不过年龄较大的考生千万不要产生任何消极情绪,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实力,大龄考生比比皆是。36岁以上的考生还有25%呢。
所以,不管是年轻的,亦或是年龄偏大的,都不要在意自己的年龄,质疑自己的水平。只要有梦想,敢想敢追,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Otis

CICPA会员,ACCA准会员,F8获单科全球状元 暨南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获得者 ,多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经验,多次参与境内外各行业企业年度审计及IPO审计,现任CPA审计讲师,对审计充满热情,授课干货满满、逻辑顺畅、结构清晰、善于总结,擅长通过简练的图表和生动的举例,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对命题规律、重点考点把握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