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委成立看P2P金融风险管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12-25 16:35
阅读:868次

7月2日,新一届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市场主体韧性强,国内巨大规模市场的回旋空间广阔,完全具备打赢重大风险攻坚战和应对外部风险的诸多有利条件。
中房创投总裁田峰认为,金融风险管理将会成为目前金融行业的主旋律。互联网技术在带来很多创新和效率的同时,实际上也带来了风险预警机制缺乏、法律体系不健全、技术*存隐患等诸多问题,使得P2P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风险问题凸显。中房创投作为互联网金融业中一家拥抱监管、合规自律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一直把金融风险管理放在很高的战略位置。
P2P金融风险根据其产生根源可以区分为下面几种形式:
*是系统性技术风险。P2P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类型,就是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其风险控制高度依赖计算机技术和电子软件技术。再加上互联网传输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会使P2P计算机系统面临瘫痪,导致用户数据泄露、财产损失等重大问题。
第二是业务管理风险。P2P行业出生于一个野蛮的时代,在业务管理制度、流程上存在先天不足。同时,监管部门对行业的管控也还没有像传统银行机头一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等约束。作为资本借贷的一个中介,面对巨大的资金流量,某些不合规平台存在“自设资金池”等违规操作行为,在管理层监管意识缺乏的情况下,业务管理风险成为了目前P2P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在金融机构是普遍存在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就是在需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它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分配预留足够的现金量,来应付用户的提现需求。因为资金是陷在“定期”贷款之中,就必然会面临特定时段内的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的情况。其他风险有可能进一步触发流动性危机。比如平台遭遇大额坏账,经过一波网络信息传播,大批投资人就可能涌过来撤出资金,形成“挤兑”现象。
第四是法律风险。目前我国针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法律体系已日趋健全,而作为尚未新生事物的互联网金融来说,相关的系统的法律还比较缺乏,仅限于一些规制和办法,当互联网金融纠纷产生时,常常会陷入无明确法律可依的尴尬境地。
第五是货币政策风险。互联网金融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将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增大。央行可以通过调整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等,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调整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但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却在这双看不见的手之外,并不受到这种调整的限制。
中房创投战略研究中心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尤其是网贷金融风险发现,互联网金融在给用户和整个金融市场带来利益与效率的同时,其带来的风险不可忽视。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员,中房创投始终紧跟监管部门的严要求,用严标准约束运营管理工作,严格风控。同时,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监管部门,相信在未来,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会更加健全,整个行业将会走向真正的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