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员工过劳猝死, 加班文化, 你反抗的了吗?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12-24 13:49
阅读:2150次
上周,一位年仅25岁的大疆员工不幸猝死过世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个因过劳猝死的年轻人
公司称没有“加班文化”“年轻人比较拼”引发众怒
鲜活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画上了句号
“年轻的时候就该拼命”
呵,多讽刺
01
年轻人的悲哀: 出师未捷身先死
事件发生后,大疆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死者的去世与加班无关,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图片来源:微博
知乎上很快出现了问答:
如何看待年仅 25 岁的大疆 DJI 员工或因过劳而猝死家中?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一位大疆员工表示,公司内部加班情况确实很严重:
*图片来源:知乎@匿名用户
出师未捷身先死,是拼命工作的年轻人们*大的悲哀。我们所有人都听过这句话:比你*的人比你更努力。这的确是一个事实,但反过来看另一面更可怕:越来越多*又拼命的人拼着拼着,命就没了。
问答中排在*的答案来自逝者的好友:
他太要强了,对于在意的事情,他是那种你给他多大的压力,他都能转化为成绩的人。
为了赚钱,为了生存,为了在职场中站稳脚跟,为了在大城市立足,年轻人们越来越努力了。老师,父母,朋友圈的励志鸡汤都在大喊:年轻人不要怕辛苦,年轻人就要勇于奋斗!
*图片来源:网络
讽刺的是,这几年,勇于奋斗的年轻人因过劳猝死的新闻就没停过:
就在上月,一位36岁的券商研究员在家中猝然离世
今年10月,公众号趣塘沽创始人大志突发心梗去世
今年9月,杭州探索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董大伟因筹备IPO事务劳累成疾,突发脑梗去世
2016年6月,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因经常熬夜工作导致猝死
2016年5月,28岁的网易女编辑过度劳累猝死
2015年12月,某腾讯高管在加班数月后猝死
2015年3月,毕业4个月的百度地图技术研发人员,在睡梦中猝死
2015年3月,36岁的IT男张斌因劳累过度猝死在酒店马桶上
……
不想列举了,因为拼命工作而猝死的悲剧还有太多太多。中国社科院曾做过一项调查,中国有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
02
加班, 普遍又可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加班成为了一种文化。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想扎根大城市的年轻人们不得不适应这种文化。时间长了,面对自己被工作“强奸”了的生活,慢慢放弃了抵抗。
*图片来源:网络
@互联网公司的996
晚上9点,来自互联网圈的真实对话:
员工A:我下班啦!员工B:今天这么早?
*图片来源:网络
Uni酱自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互联网公司,想说如果是可以按时下班的996,10106,就还算好的,还有更恐怖的007。完整的周末(既不用去公司也不用在家加班的那种),是属于互联网人的*。
蛋疼的是,即便你人已经下班了,即便你已经躺在床上了,即便是周末,企业微信/钉钉的一条消息,就能立刻把你拽回电脑前搬砖。
@咨询公司不下班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互联网公司10点下班,4A公司凌晨下班,咨询公司直接就不下班了。”
不仅加班是常态,因为要见不同地方的客户,1周5天出差也是常态。
*图片来源:知乎
@事务所每周工作45-75小时
四大的年审期间,一周至少加班4天,每天*少加3小时,一般晚上10:30-11:00下班,周末正常加班1天,有时甚至熬到夜里3、4点才睡觉。每周工作不到40个小时的日子很少。
*图片来源:脉脉
@房地产没有周末
遭遇寒冬高喊“活下来”的万科,是出了名的加班严重,其他地产巨头也一样。
*图片来源:知乎
03
怎么能让加班的自己好受一点
不管我们有多讨厌加班,都很难改变这种文化。从资本家的角度来看,你不加班总有人愿意加班,如果所有人都不选择加班,那也就不用加班了。但无奈总有人会选择偷偷打破它,*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被迫越界来达到制衡。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即便所有人都讨厌加班,都深知一周超过50小时的工作时间大多是无效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在加班。没办法,成年人的*就是这么不合理,而我们就是这么怂,不敢抵抗。而且,没有政府和法律的监管,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抵抗这种现状。
所以,比起找到不加班还薪水高的公司,让不得不加的班变得好受一点,时间缩短一些,可能更现实。
决定加班痛苦程度的核心问题是:面对加班,你*大的烦恼是什么?究竟是身体撑不住还是心理上太痛苦,比如不满意薪资,或是觉得加班做的事情毫无意义,又累又没用?
比起钱和工作内容,身体这条*关键。不管是谁,都撑不住天天熬夜,能早起就不要熬夜。如果必须熬夜加班,那么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健身,尽可能保持精力充沛。一旦发现身体有所异样,赶紧去医院,该辞职辞职,该调理调理。工作可以不要,命就一条。
*图片来源:网络
然后是心态,如果一份工作只会让你感到无比痛苦,那这份工作可能真的不适合你。工作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让生活只剩下焦虑和不快乐,因为工作频频崩溃甚至抑郁,真的没有必要,不如换一个。
说说Uni酱自己的例子吧,新媒体大概是Uni加班*多的部门,写稿写到很晚,周末在家里憋稿子都是常态。一边哭一边喊着“我要辞职”,一边写一边熬完夜继续去上班。*让我们感到难受的并不是文章难写,而是明明是该休息的周末和晚上,我们却没有选择休息的权力。好在有时文章的数据不错,会缓解头*的痛苦,但这个成就感是靠不住的,因为有的时候加班完成的工作效果并不好。
所以,面对不得不加班的状况,你可以选择辞职,如果不能立刻辞职,就请在心里接受它,会好受一些。现在Uni酱的做法是尽量在周五搞定周末的文章,实在不行就提前安排好周日*的外出行程,强迫自己提*率在周六把工作做完。
既然加班难以避免,又没有底气说辞就辞,那就别矫情。尽量让自己的加班效率高些,时间短些,不爽可以喊,委屈可以哭,发泄完调整好情绪快点做完,挤时间出去玩儿吧!
04
努力可以, 但别拼命
我们应该努力,但努力不代表拼命,没有公司值得你拼命。人们都记住了乔布斯,但没人会去同情那些日夜点灯熬油的工程师,肯定有很多人为了他改变*的理想失去了健康,家庭和谐和其他很多种生活的可能。但谁知道呢?谁关心呢?谁在乎呢?
对于大疆来说,这位25岁的有志青年是位*的,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即便离开了也可以找到替补。但是对于他的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他是无法替代的,鲜活的生命和情感,而现在只剩下回忆,惋惜和眼泪了。
*图片来源:网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生活永远大于工作,大于一切。
愿逝者安息!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