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85研究生,拿到阿里年薪20万的offer,我妈说丢人”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12-30 10:16
阅读:2162次
前段时间,微博上的一篇帖子上了热搜,大致内容是:“父母眼中体面的工作什么样?”
评论区里有这样一个血泪故事:
“秋招时,我被阿里抢走当程序员,正式入职后一年有20万,父母根本不同意,非把我拽回来干什么水利站技术员,现在一个月2000,每天轮班累的要死,唉,我可能不是亲生的......”
说这段话的是一枚学霸,985研究生。毕业之后拿到了阿里的offer,年薪20万,要去杭州,吊打平均薪酬不到7000的同龄人。
可父母打死也不同意,说互联网公司每天加班,对身体不好,特别是女孩,影响将来生孩子。
想尽办法,把姑娘拉回老家,非让她去考公务员,稳定又不累,将来嫁人,照顾孩子也方便。
为此一家人吵了很久,姑娘没办法,只好妥协,工作有很多,可妈只有一个。
可结果怎么样呢,现在一个月2000,每天轮班累的要死,既没钱又没闲。你看,明明是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就这样毁于“父母眼中体面的工作”。
听着是笑话,可细想却都是泪。
小时候,总觉得有一天长大了,翅膀硬了,就能自由飞翔了。后来才发现,父母眼里的你,永远是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宝宝。
父母眼中稳定的工作,真的永远稳定吗?
小周今年25岁,毕业后在父母安排下做了一名小会计,每月到手3500元,工作轻松而稳定。
但小周并不喜欢文职工作,想当一名销售,父母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会计工作稳定,而销售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无独有偶,一个女生交往五年的男友只因为在私企,就被父母逼迫分手,称对方的工作必须在体制内,最差也要事业编!原因一样,也是要工作稳定。
还有一个毕业于北京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
这些社会现象不约而同指向了同一个问题:
稳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护身符?稳定的工作,真的就是铁饭碗吗?稳定的工作背后,有什么让你更应该担忧和害怕的?
很多人在职场上追求职务头衔,各种头衔往身上挂,殊不知,行情不好的时候,先干掉的就是你。
知乎上一网友提问说:我在这个行业做销售,过几年这个行业不行了怎么办?知乎回答,「你不是一个名销售,你是一个掌握谈判销售能力的人」,这个行业死了,你不会死,你会在另一个行业里活下去。
稳定的工作,真的永远稳定吗?只有真正牛逼的人,才有自己的铁饭碗,这样的人会换公司,换平台,但他们绝不可能失业。
因为他们占据的不是一项职务头衔,而是掌握的一项能力的内核,于是这项能力外化出来的岗位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在改变和创新,他都能泰然处之。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甲同学高考失利,上了一个普通之极的大学,据说她不服气,考上了某一类大学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因为失恋,为了给自己疗伤,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她去考了个会计证,后来发现培训教室隔壁有个ACCA培训机构,于是化失恋的悲痛为学习动力,又一举考下了ACCA。她后来没有出国,但在世界五百强做到了财务总监。
乙同学大学毕业成功进入四大的税务部门,刚进公司的时候,只是别人眼中“助理”,比起审计的同事已经下现场作科目,税务的乙同学exposure要少得多。
而且,遇到的东西也比较杂:一会儿是税、一会儿是外汇、一会还有海关。很多东西因为地方不同,实际处理的方法也不同,还要看主管税务机关的态度,各地方的规定等。
工作内容复杂,强度也特别高,基本要全身心投入,但他还是会抽出系统的学习时间继续去阅读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以及能扩大知识的书籍;也不断在工作中摸索和学习经验,积极备考CPA,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自己能够在职业方面更加高瞻远瞩。
稳定的能力,背后是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自我成长的动力。
简单讲,就是要锻炼自己稳定而专业的能力,成为一个“手艺人”。即在组织中,将所有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是否学到了新东西,认知得到了升级,能力得到了提升。
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路。”
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
年轻如你我,请不要在自怨自艾。即便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站在人生顶峰,但至少可以通过读书和考证来让自己不会跌落到深渊。
CPA考下来多少钱,10S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