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收购新丽传媒,腾讯是幕后老板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12-17 13:56
阅读:6822次

近日,作为知名网络文学平台的阅文集团以不超过155亿元的价格,收购《如懿传》的制作方新丽传媒股权。如今尘埃已定,新丽传媒将作为阅文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再战江湖。而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就是,阅文的大股东正是腾讯。
所以在业内看来,此次交易对腾讯来说无疑是拓展公司现有业务板块,进一步向文娱全产业链纵深发展的重要一局。尽管这一收购事件已成过去时,但在泛娱乐版图的争夺战中,对中国最大市值的两家互联网公司——阿里和腾讯来说,一场深入核心内容领域的比拼或许才刚刚开始。
爆款频出的新丽传媒背后,是命途多舛的IPO失意路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影视公司,新丽传媒在近年来接连打造了《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妖猫传》《我的前半生》《白鹿原》《女医明妃传》《西虹市首富》等一系列影视作品,要么是获取可观的票房成绩,要么是拥有不俗的话题热度,口碑美誉度和眼球效应都让新丽传媒始终保持着强关注度。可招股书中显示,虽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回收良好,但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且客户主要为各大电视台,如果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或无法收回,将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新丽传媒还拥有众多明星大导和行业大佬参股。据新丽传媒2017年招股书股权结构图显示,在27个机构股东和自然人中,除光线传媒、万达影视、远东控股等知名机构,还包括张小童(张嘉译)、胡军、宋佳、苏芒、陈凯歌、于正、张嘉译、邓伦、李沁等一众业内知名人士,其人才与内容资源的储备实力不容忽视也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
只不过,在拥有了如此令人咂舌的优质资源的前提下,新丽传媒的IPO之路却走得并不顺遂,甚至可以用跌跌撞撞、几番曲折来形容。
自2012年开始谋求IPO之路起,新丽传媒先后于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三次发起IPO。可首次申请IPO,就因中途引入光线传媒导致股权变动而终止;到2015年再度启程,又因证监会信息披露抽查和股权变动而遭遇搁浅;到了2017第三次准备上市之际,却以自动终止申请程序而告终。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的慈文传媒和唐德影视则陆续通过IPO实现了上市,为何只有新丽传媒的IPO之路走得如此艰难?
纵观新丽传媒三次IPO失败之路就不难发现,是否存在股权代持,与股东光线传媒是否构成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存货较高以及补贴占比较大等因素的存在,都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原因。
其中最大的症结,就是新丽传媒和光线传媒均从事影视剧制作这一主业,且新丽传媒在招股书披露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时也提到了光线传媒,这就形成了业内所谓的公司和股东间存在同业竞争的现象。
加之近两年监管部门对影视公司的上市审核也日趋严格,所以就算新丽传媒在近五年来的财务状况一直保持稳步增速,但对比国内那些已经上市的头部影视公司,华谊市值接近6.19亿、光线传媒估值8.15亿,都要远远高于新丽传媒在同期所能达到的3.49亿元这一市值。随着近5年来新丽传媒的资产负债率从51%到70%逐渐走高,难以在短期内改善的财务隐患也成为IPO受阻的原因之一。
阅文集团牵手新丽传媒,能否助力内容IP产业找到出口?
众所周知,阅文集团是大型的IP孕育平台,在线阅读和版权运营是其最为看重的两大业务板块。从网文IP库的体量上来说,阅文集团是龙头。
就在今年6月,百度搜索top 20的网文作品中有80%都出自阅文旗下。随着IP价值的水涨船高,IP全产业链的玩法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坐拥海量文学IP的阅文,也急需为自身拥有的内容IP找到一个好的开发出口。
阅文释放出的庞大IP内容的潜在价值,加之新丽传媒在内容制作上的不俗实力,都让这次收购行为极为可能成为一次双赢的互利行为。既有助于阅文强化IP授权业务,提高IP变现能力与知名度,巩固其原创文学内容巨头的固有优势,同时也有助于阅文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化,向下游拓展IP改编价值链并由此获得对改编过程的更多控制权。
事实上,阅文与新丽之间早就有过合作的成功范本,即将播出的电视剧《斗破苍穹》《庆余年》,就都诞生于阅文的大IP。早在今年5月,阅文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上海阅霆还与新丽传媒订立了版权及联合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版权及联合投资等领域进行深层次合作。
如此说来,收购新丽传媒无疑已经成为号称“中国漫威”的阅文补足自身所欠缺的“影视制作”业务的必要一环。按照阅文集团联席CEO梁晓东的话说:“收购新丽对阅文来说是一个能将自身内容实力向下游延展的稀缺机会,使阅文能够进一步深入IP价值链。”
喊了那么久的AT大战,这次真的要开战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并购案中,阅文最大的股东腾讯也与阅文订立了三份协议——
在发行合作方面,阅文将电视剧、网络剧、电影及动画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放映权许可予以腾讯;版权采购方面,阅文向腾讯购买版权(包括改编权);委托拍摄制作方面,阅文将会为腾讯制作影视作品,而腾讯也将在2018——2020年期间也会为阅文集团的各类影视、动画作品的转播、放映权支付累计高达58亿元的巨额资金。
这样一来,上游是阅文IP的储备,中游是新丽的内容制作能力,下游是腾讯的渠道流量传播与播放,“阅文+新丽”这一组合不仅会完善腾讯泛娱乐生态中最为重要的战略布局,腾讯在整个泛娱乐产业链条上的实力也将因此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至于腾讯此次入主新丽传媒的投资行为,恐怕也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腾讯、阿里两大巨头在泛娱乐领域内进一步完成各自布局的重要一步,让人很容易将其定义为面对阿里收购灿星的一次有力还击。
7月30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公开消息称,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增资认购灿星文化股份,成为其第七大股东。而这一行为的背后,是阿里巴巴对灿星文化在《中国好声音》《蒙面唱将猜猜猜》《中国好歌曲》《这就是街舞》等品牌综艺中所表现出的制作水平的极大认可,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其在音乐、视频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5000亿规模的泛娱乐行业,阿里巴巴和腾讯双雄并举的态势已越发清晰可见,且陆续占领了动画、漫画、文学、影业、游戏、音乐、体育、电竞、视频等各个泛娱乐细分领域。无论是腾讯的泛娱乐还是阿里的大文娱,都与原有业务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业务共生。
2011年,腾讯首次提出了“泛娱乐”这一概念。在其战略体系中,IP无疑是核心中的核心。仅仅一年过后,腾讯就正式开始布局泛娱乐领域,并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腾讯游戏、腾讯文学(核心阅文集团)、腾讯电影(腾讯影业,企鹅影业,B站,斗鱼直播等)、腾讯动漫等四大业务为依托的泛娱乐版图。今年4月,腾讯互娱又提出了从“泛娱乐”向“新文创”战略升级的核心思路——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实现文化生产与IP构建。
另一方面,阿里则是从2013年开始,通过自建与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完成大文娱板块的拼图构建,并于2016年6月宣布整合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与数字娱乐事业部等业务,围绕电商核心优势,打造泛娱乐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随着这一场AT大战的打响,与更为注重内容分发的阿里不同,腾讯选择以IP为核心,自上而下完成对内容行业的再拓展,双方在未来的竞争方向虽然有所不同,但彼此间的竞争却只会变得日趋激烈。至于阅文收购新丽一事,只不过是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打了个前哨而已。
免费领取 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生涯测评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Jane

会学会教的“网红女神老师”,ACCA两年全部考过,P1,P2,P3,P4四门高级课程在一个考季中全部通过; 曾就职于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现任ACCA讲师,授课方式脱离了传统的PPT和课本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知识框架,利用Ipad式的板书方式授课,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建立思维导图。该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反馈收获很大,可以节约大量复习时间,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高的分数。 5年+累计授课2300小时,学员达两万余名,某方向班FA通过率100%,最高分98分。FR最高通过率89%,录制多种课程均受到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