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天环境减持闹剧 引发财务造假质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8-11-21 09:27
阅读:2532次
11月20,受股东减持利空影响,博天环境(603603.SH)股价一字跌停,跌幅10.00%。
博天环境公告称,公司三位创投股东拟合计清仓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1.35%股份。具体而言,即近期刚刚获得纾困贷款的博天环境,其三大股东计划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1.35%。
实际上,对于博天环境而言,在企业获得纾困贷款的影响下,近期股票价格也出现了明显回升的迹象,且从10月下旬的低点回升至今,累计*大涨幅达到了50%以上。步入11月中旬,随着纾困贷款的逐步发放,更是成为了近期股票价格加速上涨的催化剂。
不过,刚刚获得纾困贷款的发放,上市公司三大股东却在短时间内宣布了清仓减持,这似乎让市场感到了惊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获得纾困贷款,似乎为三大股东或一些大资金大机构解困,以实现更高的价格完成减持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昨夜晚间,上交所对博天环境下发问询函,之后博天环境三大股东承诺在6个月内不在二级市场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实施减持。
同时,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近三年,博天环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不断增长,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
2015年至2017年,博天环境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91亿元、25.19亿元、30.4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44亿元、2.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39亿元、-4.88亿元、-4.65亿元。
博天环境在去年年报中称,净现金流缺口金额仍然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PPP投资类项目,PPP项目建设期不增加经营现金流入,同时PPP项目投标占用较多保证金所致。
2018年三季报显示,博天环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但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依然为负数。
2018年1-9月,博天环境实现营业收入29.20亿元,同比增长92.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5.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63.76万元,同比增长84.15%。
2013至2017年,博天环境应收账款也是节节攀升,分别为1.688亿元、4.293亿元、7.543亿元、12.72亿元、18.18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博天环境应收账款为17.60亿元。
尽管博天环境201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高达29.20亿元,但对应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45亿元;2017年博天环境营业收入为30.46亿元,2017年对应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为10.52亿元。2015年,上市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94%,2016年为36.47%,2017年为34.54%,2018年前三季度为49.49%。
证券市场周刊在报道中称,博天环境在2017年2月份上市,公司在上市当年应收账款激增、处置子公司股权等行为明显给人一种虚增利润的嫌疑,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上市公司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被证监会处罚,同时维持公司上市首年业绩不变脸。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