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进阶CFO的最佳帮手!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10-17 18:01
阅读:1915次

相知&相识
大一与ACCA相遇,就像红茶遇到牛奶,在一个雨后斜阳,撞出香浓的韵味。作为一名大学生活仍为白纸的freshman,很紧张,也很期待,生怕自己辜负了别人口中如金子般宝贵的大学生活。正巧从找工作的哥哥那里了解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自己在毕业时给自己一个交代,能有一技傍身,在社会上立足,因此我选择了ACCA。
第一次听说ACCA是在高中,源于一名立志做“娱记”的“消息小灵通”。当时大家聊天讨论什么证书有用,小灵通说有一个证书叫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形势好。就这样,带着对未来的小小向往与憧憬,我勇敢地跳了这个"坑",开启了我与ACCA的相爱相杀之旅。
由于ACCA是全英文考试,我去打印店打印资料时还被误认为是研究生,当时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过ACCA属于典型的人前风光人后愁,看到这全英文的资料,我心里还是有点发怵。毕竟从小到大,我们的英语课主要是练习应试技巧,做阅读、做完形填空、看图写小作文我还行,但是让我阅读外文学术文章、和老外交流、写议论文谈论自己对公司治理的观点看法,我真的想仰天长啸:“臣妾真真做不到呀!”
后来在学习ACCA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担心英语。因为ACCA的课程体系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你的英语能力会不自觉地得到提升。而且ACCA是财会类考试,考官更看重考生的思路是否准确、会计知识是否掌握,英语只是交流工具,即使有语法和单词拼写错误也没关系。只要你掌握了知识点,有正确的答题思路,考官就会给分。
旅途中的领路人
通过学习ACCA,我接触到了很人生或事业上的成功人士,他们大多有四大、500强、国家审计署的工作背景或海外留学经历。他们使我开阔了视野,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原来的我对会计的理解就是记账,不过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了会计与数字的真实价值(推荐一本书《蓝血十杰》,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会计的真正巨大威力,无论是二战的胜利还是福特公司帝国的崛起)。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他人的尊重。
各位老师们的丰富经验和人生观也深深影响了我。起初上课时,我爱问老师的问题就是:“ACCA有用么?考完ACCA找工作底薪能拿多少?”在和老师的不断交流中,我认识到,如果只是考取一张ACCA证书,而没有关注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还是不够的,企业看重的还是你背后的能力。企业会因为你有ACCA而觉得你是professional的,从而录用你。可是之后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仍旧会被炒鱿鱼。所以拿证不是目的,掌握本领才是目标。希望大家不要单纯为了证书去考试,而是要多动脑,努力将所学的融会贯通,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之前我一直把ACCA当作一座山,憧憬着何时能跨越,期盼着考完最后一门时的狂欢与解放。但我遇见了ACCA老师,她教我要乐享当下。不要与ACCA处于敌对的状态,要享受这个过程,考完ACCA也远不是学习的终点。如果你想不断挑战自己,你可能还有CFA®等其他证书要考。试想,你对所有考试都抱着这种“捱”过去的态度,你之后的生活该是多么痛苦。为何不换一种心态,试着去热爱你所经历的,从中发现乐趣呢!听了她的话,我尝试转变自己的态度,不再敌对,而是享受、接纳。当你敞开心扉的时候,你会被ACCA严谨完整的逻辑体系所吸引,每个科目都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它们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地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一点一点地改变你的思考方法。那时我常跟室友开玩笑:“人生第一次倒追就奉献给我的男神——ACCA,我一定要把它拿下!”虽时常说ACCA就是一个“坑”,但鲁滨逊在孤岛上还不是一样过得精彩,谁说我们就不能把这个坑打造得别有洞天,像孙悟空的水帘洞那样蕴藏无限生机活力呢?
旅途中收获的美丽风景
ACCA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也让我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改进和提升。我在准备P5时,同时还在准备BEC高级。我决定按照P5的思维方式来安排BEC的学习,而不是像原来那样闭门造车。首先是战略选择和准备,之后是确定关键成功点(critical successful factor)以及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最后是不断地control and adjust。不得不说,我能够一次考过BEC高级,ACCA有着莫大功劳。
ACCA让我认识到,人在重压之下都会爆发出自己从未了解过的潜力,只要咬牙坚持下来,结局都不会太差。
ACCA带给我深(tong)刻(ku)的记忆是在大二,但那也是我成长较快、收获较多的一个学期。那时我考P5和P6,第一次参加笔试,压力山大。同时,初任新分班级班长和学员俱乐部北京地区的负责人,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初任班长,建设班级,熟悉同学,联系班导,
很多事情之前从未接触过,都要从头开始,一点点摸索经验。崩溃的是,临近考试还有两个星期的时候,我们要参加班集体答辩,要准备PPT、展示、一本书厚的介绍材料。看着其他小伙伴交流说刷了几遍题,看着自己还有半本没做完的F6练习册,内心是崩溃的。经常晚上给父母打电话诉苦,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第一次上火嘴角起泡。但却给自己定下了底线,可以软弱,可以哭泣,但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放弃。哭过了,擦擦泪,继续走下去。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感谢自己当时的坚持,后来,F5和F6我都顺利通过,班集体也顺利建设起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选的路并不一定要跪着走,跪着走只能说明你的方式没有选对。跳着走,漫步走,那么多种方式,何必一定要跪着走呢?但当时,“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句话,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ACCA的学习过程是劳累甚至枯燥的,但我的心是充实的,因为我知道我在吸收,我在成长。知识点慢慢在头脑里连成一条线,不经意间发现不同科目之间的关联,就像在海边嬉戏的孩童拾到珍珠一般兴奋。随着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的脉络在头脑里织成一张网,你看待问题的思路也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那感觉就像被打通任督二脉,头脑里无数的想法观点涌现,做题时只感觉落笔的速度跟不上头脑的运转,唯求自己写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学习中也有很多超级开心的事儿。借着学习ACCA,我去过北京、郑州、大连,品尝了北京有名的护国寺小吃,深爱郑州的烩面,留恋大连的海鲜。北京的故宫、恭王府、圆明园、天坛,郑州的云台山,大连的老虎滩、星海广场,都带给我无数美好的回忆。学与玩同时兼顾,还认识了很多小伙伴。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相信自己
P2、P3两门考试,我是今年9月份考的,暑假时准备了大概2个月。当时很多老师都说时间太紧张了,不容易通过,都劝我保一门。我咬咬牙,ACCA的旅程中怎能没有冲动与挑战呢?最后一哆嗦,我一定可以的!
整个假期,我都待在家里。父母去上班,我一个人在屋子里自习,中午出去买个午饭,依稀像是回到了高三那年的暑假。老师的说法没错,时间确实不够。就此放弃,只保一门?不,我坚信我一定能过!之后我调整方法,加大强度,紧抓重点。
临近考试那一周,我每天四点起床,晚上11点离开自习室,每天头脑里装的都是IFRS和各种战略模型。每天早上,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背着沉甸甸的装满考卷的书包,走在寂静的走廊里,心里异常充实。考试前一天,我拍下了自习室凌晨4点的照片,不是炫耀或诉苦,而是为了纪念为梦想和目标拼搏的时光。
考P3时,我又遭遇了一次考验。在P阶段的考试中,时间管理非常重要。很多老师说,如果前一个半小时没有答完Q1,等待你的只有挂科。我答Q1的第一小问竟然就用了一个小时,当时看着手表直想剁手。“还答不答,我还能通过么?”我在心里问自己。翻了下后面厚厚的几页试题,我咬了咬牙告诉自己“答!不能就此放弃,我坚信我一定能考过!”始终抱着肯定能通过考试的信念,然后尽自己所能去答剩下的题。交卷后发现自己手臂酸痛,手指肚上留下深深的油笔压痕,手指已经不会打弯。收拾文具离开考场的那一刻,我长出了一口气,为自己在明知不太可能pass情况下,还一直坚持答题。考官是仁慈的,结果是美好的,最终我的P3以50分飘过。建议小伙伴们在考试时,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即使时间不够了,也要坚持答到最后一刻,永远都不要放弃。
ACCA学习心得和体会
谢谢各位看了我这么久的碎碎念。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1、ACCA是一门很公平的课程,你付出多少,分数就会体现多少。当在某一科卡住的时候不要放弃,不要怀疑自己。可能是你的方法没找对,也可能是考试时的时间安排不合理。理性看待这件事,然后对症下药。
2、学习方法要借鉴百家之长(比如看介绍学习方法的书,或询问学长学姐),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我平时用不同的笔进行整理,练习时着重了解考官思路。P阶段的考试,在记忆的同时,重在理解。
3、勤于提问,把握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时更是留给主动争取的人的。
4、乐享当下,不要与ACCA敌对,要选择去享受。
希望所有学习ACCA的小伙伴,都能不忘初心,携一缕花香上路,向目标一步步迈进。
2022年ACCA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ACC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