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后,接触的大都是中小型制造业,也走了好几家企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中小企业对电子表的依赖重于对账的依赖。在大家看来,账就是给税务局看的,再无他用。
这些年股权融资盛行,要用报表的数据来估值,很多中小企业发现自己的公司怎么会不值钱?自己的估算是值钱的,可报表数据无法体现出来。
还有些企业的老板觉得自己的业务是赚钱的,可报表却没有什么利润,现金流也不好,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因为种种原因,中小企业老板也开始觉得要重视财务账重视报表了,对财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是经常各种不满意。
后来发现,中小企业对电子表的重视程度高于账,财务要每天做电子表,然后有时间了才开始做凭证,这相当于财务要对一套业务做两遍处理。
这无形中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很多工作量。有家企业都几个亿了,还是出纳做收付款凭证,会计做统计表不做凭证,挂的是会计的名实际上做的不是会计的工作。
有好几位工作五年以上的总账(费用)会计居然不会审核单据。甚至有成本会计就是从ERP里导出数据整理一下就做凭证了,从来不根据收到的单据审核ERP里的数据(中小企业的ERP并不是很完善)。
财务部里是左一张表右一张表,整天都在核对表格。老板一会儿要这个数据一会儿要那个数据,要一个财务就现做一个,极少有人很耐心地整理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基础表,不论谁要什么数据随时都能报出来。
可是年销售额几千万上几个亿的企业,电子表再完整再系统也容易出错或考虑不周,所以财务部整天忙的抬不起头来
电子表也不和总账核对,是否出错都不知道,老板说数字不对就再去核对一遍,好不容易凑好了数字,老板又说不对,再查一遍,是时间性差异,这样的往复循环也耗尽了财务人员的激情。
没有营改增之前,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税的原因有两套账,也不敢把两套账并一起,只能通过表格来看真实的数据,可表格毕竟和财务账的性质不一样,一个个表格单独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一旦涉及到勾稽关系就会有问题,漏洞也会因此产生。财务账是复式记账,勾稽关系比较强大,能起到一定的内控作用。
从重表转向重账,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仍然是电子表和总账并行,但在时间点上可以调整一下。老板更多时间关注的是业务流水,而财务关注的是业务期间,两者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财务每天的事情每天完毕(日清月结)非常重要,这样就符合业务流水的要求(也就是业财融合)。
资金日报和资金明细表是每天必须做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出纳每天要把银行存款的进出全部录一遍电子表,然后会计再把这些凭证做到总账里,同样也是录一遍。
实际上是可以把这两个合二为一,会计每天把收付款凭证做完,在总账系统里设置资金日报(这个是很容易个性化设置的)自动生成,输出报表稍作整理就可以提交,总账系统里每天的银行存款余额与网银一致。
大部分有规律的付款凭证都是可以先会计做好,出纳再付款,付完款出纳在总账系统里确认一下即可完成。
包括现在银行存款的数据可以直接从网银导出电子版,发票数据可以直接从开票系统导出数据,如果EXCLE用的好,用函数或VB语言就可以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直接导入总账系统,还节省了会计录入凭证的时间。
以后只要是重复性的工作,都可以交给机器干,会计们只负责分析数据提出新思路跟踪流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动脑的事情就可以了。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