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金融实训项目感言——何欣蔚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08-24 13:51
阅读:1436次
记得伦敦的每一个露水清晨,记得话唠房东精心准备的的英国国菜Yorkshire pudding,记得进入四年休眠期安静凝视路人的大本钟,记得暮云合璧的金丝雀码头,记得中央线没空调没信号的古老地铁站…… 记得这场旅途张开獠牙的凶险,也记得阳光破开云罅的一次次暄暖瞬间。
一张典型的Bank区白领脸,沉静冷漠,精干中带一丝晨起的疲惫。她一双宝石绿的眼深深地盯着我,很认真的问我是不是很疼。我愣了愣,她已经抽出两片后跟贴塞进我手心,“U are bleeding!”眼神里满是关切。 甚至还来不及道谢,又一波通勤的人流将我们从十字路口冲散。但我们都只是微微一顿,没作停留,又奔向新的方向。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再苦再累,再多善意,也不能由他人代替。但我们可以收集这一路的善意,收拾好心情,再微笑出发。
这就是伦敦的Bank金融城,被*金融界巨头奉为“全球的力量中心”,它冷漠而温暖,善意又疏离,它是千面郎君。我们这一行人来自天南海北,不同的年纪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心境,却因为怀揣同一个梦想相聚在这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和所有的国际化大都市一样,伦敦金融城的节奏,快得令人发指。在这样的速度与力量下,稍微的懈怠都会让平凡的我们被甩出再难企及的距离。它的鎏金光彩会让人迷失自己,因为诱惑太多,*的人才太多,芸芸众生就容易把自己卑微到尘埃里,屈从于低级的虚幻乐趣和自我满足。这是平凡的独行者的通病,唯有骨子里的竞争意识可以根治。所以,一叶不成秋,独木不成林。这场实训很精明地把我们一行人连到一起,放置在一个相对*隐秘的环境里,这样一来,无论是sales、trading、IBD的角色实操,还是一组组的模拟面试,都透着竞争的味道,但每个人又能从*次本能的应对里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入的灵魂剖析,从此更好地裨补阙漏,从容前行。
这半个月下来,我不仅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定位,对伦敦这座城市也有了一个更*的认知。在投资界,素来有“纽约的股票、伦敦的房子”一说,二者被公认为全球资产配置的两大标的。前者负责赚钱,后者负责保值,二者泾渭分明、各自精彩。但我们可曾想过,为什么各国富人对英国房产趋之若鹜,敢把财富交给英国人打理?这可能要归功于英国人的规则意识与契约精神。
有人说,瑞士盛产**的时间——钟表,但时间的中心却在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村;巴西、德国屡获足球*,但足球*初的规则却产生于英国;*繁荣的经济在美国、日本、德国,但计算财富的会计行业,*权威的证书却属于英国。*上行且行之有效的标准,往往产生于英国。而伦敦,恰恰是是英国跳动的心声。
朋友说,曼哈顿是纽约的掌上明珠,那个悖论之区,叛逆地像博物馆里展出的抽水马桶。 那么,我觉得金融城就是伦敦调色板上的三原色,宁静原始,却张力十足。它摩登又复古,它凝神屏息也无拘无束。
格局多大,心便有多宽;心有多宽,走得就有多远。我不敢说走出伦敦,我就会变成一个开始为全人类谋福祉的我。但我希望离开伦敦的我,能开始脚踏实地追逐本心,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希望再回到这里的我,能有着热气腾腾的灵魂,过着该吃吃、该喝喝、爱谁谁的快意人生。
本文系中博教育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网编辑。Email:editor@zb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