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观点|如何以财务视角看运营?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2-28 07:19
阅读:303次

“财”是企业运营的落脚点。无论是企业的前期财务投资,还是日常的财务健康,或是后续的财务回报,都需要企业懂得从财务视角看运营。否则,即使企业业务蒸蒸日上,也可能陷入财务危机。
01
企业运营现状
我们一直在谈“业财融合”,但“业财互异”才是企业运营现状的真实写照,本该作为管理核心的财务职能,却沦为“扯大旗”的角色,使企业陷入各种财务管理困局,财务危机也随之形成。
1、账实不相符
账实相符是对企业运营的底线要求,但即使三令五申,在有些企业这一要求仍然很难得到满足。
例如,很多中小型企业的仓库按实物入库时间登记,财务却按发票收取时间登记,这势必造成账面物料与仓库实物的不相符。诸如此类的事项数不胜数。
2、算不清楚账
账务核算的核心就是成本核算,但如果企业尚且不能做到账实相符,完善的成本核算就更加无从谈起。
目前,很多企业甚至只会制作税务报表,其他财务报表的日常管理几乎没有,只有当总经理需要时才会临时整理编制,由此可见这些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缺乏完善数据支撑的决策难以真正推进企业发展。
3、运营周转慢
账实不符、算不清账,企业就难以有效监控各类业务的运营周转,导致应收账款周转慢、对不上账、呆坏账频发等账务难题的发生,存货周转慢、库存积压等问题也会随之发生。
4、做事无预算
预算是指导企业运营的重要依据,但预算也是很多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这是因为,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基础性事务处理中障碍重重,在缺乏基础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就更不要提管理升级类的预算管理了。【点击免费下载>>>更多财CPA相关资料】
5、税务风险高
税收是企业运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进行纳税筹划也成为很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但很多中小型企业管理者缺乏税务基础常识,错把偷税漏税认为是“合理的税务筹划”,进而对财务人员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势必造成管理者与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
财务人员偶尔地“打擦边球”,也可能促使企业触碰税务高压线,面临严重的税务风险。
02
运营现状分析
目前,上述运营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中小型企业当中,很多企业管理者把业务做得风生水起,最终却落入财务困局,直至企业因此难以为继。
从财务视角来看,产生此类运营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3个层面。
1、高层轻视财务
中小型企业创始人或管理者多为销售型或技术型人才,更善于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专业问题,但对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并不熟悉。
虽然很多企业管理者后期也会研习工商管理硕士甚至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等管理类课程,但对财务管理仍然缺乏重视,甚至持有轻视态度。
2、财务专业局限
由于企业高层的轻视,很多中小型企业在招募财务人员时,并不会要求过硬的专业水平。因此,财务人员受限于自身知识储备的不全面,难以发挥财务管控职能、助力企业运营。
与此同时,很多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账务处理能力,但却不善于内部沟通,这同样制约了其财务管控职能的发挥。
3、运营规则不清
有些中小型企业管理者也意识到规则对于管理的重要意义,期望获得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营规则,但往往求而不得。
这是因为这些中小型企业在创立之时就未曾重视管理规则的体系建设:
企业创立时,管理者更加重视生存,较小的团队规模和简单的业务模式,使得寥寥几项管理规定就能囊括所有,出现争议管理者直接出面解决;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路也只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出现什么问题就设置相应的规则,虽然在不断地“打补丁”,但企业管理规则始终未能形成体系。
作者:段昕宏 武汉沃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推荐阅读:【CPA知识点|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指标?】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Katie

CICPA会员,ACCA会员, 曾任职于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某集团股份公司海外公司财务管理,现任ACCA及CICPA讲师,授课时全面为学生着想,耐心细致,因多年英国工作留学经历,善于结合中西会计准则进行研究解读,讲课框架清晰,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很细致也能正中要害,性格上沉稳中带着幽默,温柔中带着坚持,获得往届学生的高度评价和由衷认可。是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