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2年CPA,科目该如何搭配?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1-11 16:36
阅读:774次

很多想要备考CPA的同学们,面对CPA的六个科目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备考。要在五年之内通过CPA全部考试,不仅需要全心的投入,还要有正确的备考方式,比如科目搭配等。下面小编就提供给大家几种组合,一起来看吧。
1年报考1科
选项1:只报会计
会计这科是六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有一定难度。大家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分备考,很多失败案例都告诉我们,一年的时间用不好,考了一科也白考!到头来白忙活一年也没有收获就有点失落了哦。
选项2:只报经济法或战略
这两科主要是记忆型知识点为主,难度不大,只是需要花时间去完成理解和背记就能比较顺利的通关。
1年报考2科
选项1:会计+税法
这两个科目的联系比较紧密,一起备考可以在知识点上互相促进和弥补漏洞。另外,今年会计和审计的难度可能会上升,所以会计和审计一起考的压力大,会计和税法一起考会稍微好些。
选项2:税法+经济法
这两科皆与法律相关,主要偏记忆,如税率与法条。两者区别:税法需通过计算加强记忆,而经济法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选项3:审计+经济法
今年审计的难度可能会稍微提高些,但是好在经济法难度不大,搭配审计科目是较佳选择。
选项4:财管+战略
战略中有财管中的计算,比较简单。财管中的长期计划是以战略计划为起点。学好财管可以更好的培养战略思维有助于把握财管整体框架。所以这两个科目也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查漏补缺的。
选项5:会计+战略
战略与经济法相比更简单,备考压力小。搭配稍难的会计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1年报考3科
选项1:会计+税法+战略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度比较高,理解力强的考生适合这样搭配。
选项2:审计+经济法+财管
财管公式较多,经济法需要记忆的内容也不少。建议记忆力好,归纳能力强的可以考虑这种搭配。
选项3:财管+税法+战略
财管理解性内容偏多,需要大量计算,税法则需要理解和记忆,涉及一定量的计算,战略记忆性的内容偏多,三个科目文理兼备,搭配学习效果更佳。【点击免费下载>>>更多财CPA相关资料】
选项4:会计+税法+经济法
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先学习会计和税法,在最后1个多月冲刺一下经济法,保二争三是再合适不过的方法。
选项5:会计+审计+税法
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审计的一些内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较紧密,同时备考的话有利于两个科目学习的互相促进。
1年报考4科
选项1:会计+税法+战略+财管
会计可以为财管的学习打下基础,帮助考生理解财务比率公式。战略与财管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而会计知识的积累可以更好的帮助考生去学习税法。这种组合方式需要考生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选项2:审计+经济法+战略+财管
审计和经济法的结合度较高,且经济法的难度可能会降低,通过概率大一些。
选项3: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
财管和战略的关系密切,财管中的长期计划是以战略计划为起点。学好财管可以更好理解战略里涉及到财务战略的内容。税法和经济法主要用来调节整体考试搭配难度。既考虑到财管与战略的关联度,又考虑了整体的难度,属于四科搭配中难度相对较低的,适合基础一般的考生。
选项4:会计+审计+财管+战略
会计与财管存在联系,学习审计也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财管和审计中的内部控制都可以为学习战略打下基础。
1年报考5科
选项1:会计+税法+经济法+战略+财管
会计和审计科目难度在今年考试中可能会上升,所以一年备考5科的话,可以把这两科分开,降低备考难度。
选项2:审计+税法+经济法+战略+财管
去掉了难度较高的会计,第二年单独备考一科会计,通过概率会提高。
各种搭配的注意事项
1、1年1科
主攻一科,目标更明确。本质上来说,科目选择上比较灵活,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报考。
2、1年2科
通过全科的时间会拉长,如果其中有一次或者两次考试没通过的话,想在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就会有点风险。
3、1年3科
一次通过的话,两年内就能考完,和一年四科、五科需要的时间差不多。
4、1年4科
四科搭配学花费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的时间。但此搭配属于难度较大的,最佳考试心态是争四保三,以便第二年顺利通过。
5、1年5科
一年考过5科,对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应届毕业生想去四大或者内资所的实习等。保证顺利考过的话,可能需要考生脱产备考。
推荐阅读:【2021年CPA考试成绩会提前公布吗?】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Katie

CICPA会员,ACCA会员, 曾任职于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某集团股份公司海外公司财务管理,现任ACCA及CICPA讲师,授课时全面为学生着想,耐心细致,因多年英国工作留学经历,善于结合中西会计准则进行研究解读,讲课框架清晰,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很细致也能正中要害,性格上沉稳中带着幽默,温柔中带着坚持,获得往届学生的高度评价和由衷认可。是当之无愧的“良师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