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 | 2022申论大纲解读!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1-01 15:55
阅读:969次
2022年国考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快来看看申论大纲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重大变化
今年的公共科目笔试试卷由2类变为3类,多了行政执法类。
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分别命制试题。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
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与政府机关的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职位相比,行政执法类职位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纯粹的执行性。只有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权,而无解释权,不具有研究、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的职责。这一点与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区别尤为明显。
二是现场强制性。依照法律、法规现场直接对具体的管理对象进行监管、处罚、强制和稽查。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且只存在于这些政府部门中的基层单位。
大纲中也新增了关于“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能力考查要求:
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理解归纳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进行恰当的解释,并作出合理的推断。
依法办事能力——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综合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公共服务能力——能够全面准确了解公众需求和愿望,灵活运用各种措施和办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除此之外,省部级和地市级的考试科目、考察能力以及主要题型与去年大纲表述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备考建议
国考省部级和地市级试卷的区别是:省部级比地市级考查得更广、更深、更全面,省部级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地市级注重贯彻执行能力。
国考申论考试对五大领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均有涉及,通过设置多元化、多角度的申论材料,来测查考生深刻的思辨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踏实的工作能力。
所以小伙伴们在复习中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着手,多关注国家的经济、社会及热点方面的信息,做到全面备考。备考时可把近五年的国考真题多做几遍。
今年新增了行政执法类试卷,说明公共科目考试分类越来越精细,预计今年申论试卷会有三套(副省级、地市级、行政执法类)。小伙伴们备考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可参考其他省市的行政执法类试卷(比如江苏B卷,江西、天津等行政执法类试卷),对所报类型有所侧重地复习。
附:副省级和地市级的考察能力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推荐阅读:【国考|申论新增行政执法类,以前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