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倒计时,剩余时间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10-29 15:11
阅读:815次
距离2022年国考笔试仅剩下31天,随着国考倒计时的步步逼近,不少考生开始陷入了情绪焦虑的困境。
“就剩一个月了,现在学习来得及吗”
“怎么正确率这么低,我到底能不能考上?”
“......”
其实,90%的考公焦虑,都是源于复习错乱。在最后这一个月,稳住心态,好好复习,那么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复习备考?
行测部分
1、言语理解题目
(1)逻辑填空每天坚持做两组。一组十个题目,这十个题目做的时候必须要精确,这个精确指的是认真读完一道题目,把题目的意思领会理解透彻,同时把选项每个词语的意思、用法、词性搞懂弄通,在这基础上再去答题,做到有十足的把握,提高正确率,同时能建立起考试自信心。
(2)阅读理解每天坚持一组,一组做十道题,这个模块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带着问题去读题,把重要的有关问题的信息圈出来,尤其要关注主题词,这个很关键,以此找到正确答案。
2、数量关系题目
数量关系要懂得取舍,国考的数量关系一般题目长,难度中上,许多题目的难度设定不是让你考的,而是为考国家部委的公务员设定的,所以你不用太过纠结,你要做的是把工程类、容斥类、酒精浓度类、牛吃草、年龄类等简单类的题目拿下就完全可以了。
3、判断推理题目
(1)图形推理坚持每天一组,一组十个题目,拿到题目后,把所有的相关考点回忆一遍,增强记忆力,这也是为增强应对考场紧张情绪的应激反应,每天把图推做完都要认真的记一下考点,才能有备无患,考试游刃有余。
(2)类比推理,这个模块每天做两组,一组十个,每组在两分钟之内做完,不懂的可以采用造句的方式去类比。
(3)定义判断一天一组十道题,把每个题目的关键信息圈出来,从选项中去做对应,这个模块十个题要保持在七分钟内做完,才算合格。
(4)逻辑判断,每天坚持两组,一组十个题目,一组速度控制在六分钟,把逻辑判断的加强、削弱的论证方式要牢记于心,在考场上的时候能立马反应出来考点在哪里,该怎么去加强、削弱的论证,这个模块正确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才算合格。
(5)推理判断,这个模块因人而异的做,假如读完提干后能立刻有思路,知道如何去做,那就下手去做,如果没思路,请果断放弃,因为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4、资料分析题目
这个模块必须要拿分,而且要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分,首先要把资料分析的公式记得滚瓜烂熟,无非就是基期量、率,平均数等等,关键要明白公式怎么用,这个模块每天一组,一组十五个题目,速度控制在12分钟以内,做的时候一定要投诉、仔细、认真,数字绝不能看错,否则功亏一篑,这个模块最好拿分,所以一定要把握住。
5、常识题目
常识一天坚持两组,一组十个题目,每组在4分钟之内做完,不要在这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常识会的话很简单,看不出的话思考分析也十分难,所以不建议常识花费太多时间,最后一个月每天坚持要读一下时政热点,这两年的考题政治性特别强,尤其是热门政策的解读等,尽可能下载一下学习强国,里边全都是学习的资源,同时要注意最新的科技动态等,相信常识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正确率上岸就很容易了。
申论部分
最后一个月,我们仍需要保持实战状态,同时,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为此,第三阶段:前三周仍以精做套题练习为主,最后一周以积累素材,调整心态为主。复习第三阶段的大体时间安排是:
一、前三周以精做套题练习为主:
每周拿出5天左右的时间,每天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积累申论规范表述与申论写作素材;再抽出3小时左右的时间,精做一套申论试题。注意:这一阶段的套题,优先从近3-5年的真题中选择未做过的套题或最新的模拟题。
二、最后一周以积累素材,调整心态为主:
每天拿出2小时左右的时间,阅读一些申论规范表达、申论金句、名人事例、申论热点等,积累申论素材。
推荐阅读:【国考212万人过审!竞争比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