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CPA具体有哪些作用?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1-10-12 15:42
阅读:986次

许多同学都听说了CPA是个很牛的财会证书,但不知道考CPA具体有哪些作用?下面我们就告诉大家一些考CPA实实在在能看得到的作用。
1、拉高你的起点,力争先人一步
当你的资质不如别人,比如学历稍显逊色,在会计行业这样不缺基础人才的招聘市场里如何为自己的简历增色?
CPA可以做到这一点,至少拉平了和别人的差距,争取实现与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最普遍的招聘网上财务岗的全职招聘,甚至是短期实习,都有不少金融企业写着“CPA优先”。
本来看到“本科学历以上”是不是感觉自己机会挺大的?但本科这条起跑线站了很多人,而通过CPA优先这条软性要求就不一样了,纵然这个“优先”能让你走到哪里尚未可知,但绝对能成功让HR在你的简历页面停留多一秒,不要小瞧这一秒,这比盲投、瞎投简历要精准得多。
换句话说,如果考CPA能让求职选择面变广,求职敲门砖拍得更响亮,何乐而不为?
你可能还会说,CPA毕竟是会计行业的考试,而不是类似英语这样的通用能力,它就这么好吗?
再来举个别的例子,多加了解你会发现法学专业出身报考CPA的也不少,即使法考已经不简单,同样也是行业内认可度很高的一本证书,但通过法考也并没有让法学生彻底放下心来,尤其是研究生。
研究生的起点还不高吗?
但你往高校图书馆转一圈,备战CPA的大有人在。归根结底还是工作上有需求,所以用人也提高要求。
也许事务所并不会直接明着提出来,但我所知道的就有因为通过CPA而在招聘中脱颖而出拿到事务所offer的朋友,这时候CPA则是锦上添花,和原本同一起点上的人比,你又多前进了一步。
2、证明了自主学习能力
报考CPA的人里有不少零基础的小白,与财会行业沾不上边,那么CPA就完全无用了吗?也不是。一般来说,这门考试起码要耗费你两年时间,备考历程自然不是虚度光阴,它恰好是你自主学习能力强有力的佐证:
(1)规划能力。CPA要考六门,虽然规定五年内考过六科,再去考综合,实际上一年过三门很常见,四五科也有,奔着六科冲刺的亦有。这么多科目如何学习、如何复习,如何时间管理,这都是要规划的,没有规划基本上是一团糟,临到考前不得已默默放弃。
(2)总结能力。CPA每一门教材都是600页以上,你们想想,你真的可以去背诵?能背诵60页的人都没几个,实际上这需要把教材“读薄”,要具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学到后面你会发现原来cpa就这么几个知识点,你会知道CPA考试核心是什么,知识点如何串联,如何拆解,这些归纳总结能力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都很关键!
(3)解决问题的能力。CPA的难度,以前我觉得还好,因为我觉得努力了就肯定过,后来发现,那是建立在我自己本身还算一个会学习的人的基础上,但是对95%的考生来说,CPA真的是超难。
因为CPA出题思维跟其他考试不一样,CPA的出题大概就是盯着你哪里不会就考哪里,然后还要把基础知识综合了出给考生,所以就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基础,然后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导致CPA的过关率很低。
我们就拿一个2019年广西注协发布的数据来说,平均放弃率在65%,然后会计的单科过关率是7.99%,如果算上放弃的人,100个人报名也就是2个人可以过会计,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如果你真的在用心的学并通过了CPA,你会发现在经历“学习基础——整理改错——总结方法论”这样一个流程不断循环之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成长,工作起来也不会是全然无知的。
人们经常说“会学习的人基本也会工作”,虽无实战能力,但是具备基础知识理论,完全不用担心考了没经验,谁都是从没经验过来的,工作也是从零开始学习,如果能够认真考完这些证书,说明学习能力不错,至少向外界证明了你在努力,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很多金融企业为啥要招聘过了CPA的人,其实他们并不是需要专业人士,因为真的专业人士他们完全可以外包,比如需要诉讼,那直接有外包的律师事务所,他们需要的就是你有相关知识,然后能够更好的接洽和了解!
你的理论准备比别人充分,加上自己的踏实肯干,慢慢也会提升自己。
总之,你们记住“越努力越幸运”!祝大家早日拿下CPA!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atherine

ACCA会员,澳洲新西兰皇家会计师协会ACA会员,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税务咨询,参与过世界头部企业税务筹划和抗辩案例,多年新西兰事务所会计&税务咨询及金融工作经验。 6年+财经培训经验,现任多所知名高校ACCA/CPA/CMA方向班特邀讲师。温柔耐心,逻辑清晰,亲和力极强,崇尚清新和技巧型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在国外国内多地的经历让授课更加立体生动,善于将中外税法串联起来,同时传授实务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介绍实习工作;是学生眼中的成长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