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金融小课堂|什么是流动性陷阱?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1-06-22 14:32
阅读:2071次

流动性陷阱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于零时,由于人们对于某种“流动性偏好”的作用,宁愿以现金或储蓄的方式持有财富,而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以资本的形式作为投资,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国家任何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都会以“闲资”的方式被吸收,仿佛掉入了“流动性陷阱”,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因此,经济学家将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时,单单依靠调整货币政策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发生变动的状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形成原因:
①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用有利息的债券来持有财富时,就失去了本来可以赚到的利息。
当利率很低的时候,持有货币的成本就降得很低。
②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即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存在极大下跌的风险。
此时人们对经济情形判断悲观,认为债券价格只会下降不会上升,因此停止买入债券。
同时预期利率上行,将货币留在手中,留至下次投机使用。
③同时,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转换成其他经济媒介的难易程度最低。
人们会依据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的3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以及时地转换成其他物品和劳务。
主要特点: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
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2022年FRM®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FRM®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Derek

上海交通大学MBA,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 MBA,CFA持证人; 七年金融行业从业史,超过14年的金融教学经验,不仅教学能力深受认可,还擅长数学和编程,更是CFA老师中的围棋5段选手。 课堂教学细心严谨,不仅学术性强,专业知识功底深厚,且注重学生课堂反馈,解答耐心十足,能帮助学生迅速从零搭建知识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