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考前5大备考攻略,零基础金融小白必看!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1-05-07 18:23
阅读:3326次

证书虽好,但考起来不易。首先,CFA®考试是纯英文考试,对于零基础或者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如何备考CFA®证书?”成为了大家迫切想知道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基础薄弱且时间紧张,但是却全A通过CFA®一级的廖同学备考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大家的复习提供些思路。
来自廖同学分享:
我是去年12月参加的CFA®一级考试,虽然8月就拿到了notes,但一直没有怎么看,之前在忙着投简历,准备面试。
快到11月时,才觉得要好好备考CFA®了,不然来不及了,但看到五大本的notes,十科考试内容,有些发慌,感觉自己这次考试估计是无法通过了。
但想到那1000美金的考试费,觉得如果就这样放弃,挺不甘心额,然后就开始疯狂学习,终于一次通过,我给大家说说我觉得需要复习的重点吧。
1、财务分析这个科目需重点突破
这个科目我认真看的就是财务报表分析,它是历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单场考试里面,120题里面有34题都是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里的LIFO和FIFO是重中之重,其他一些重点大多是比较性的几个知识点,比如几种不同的收入认定方式及适用的范围,对各种比率的影响,成本和费用对利润的影响,经营租赁和资本租赁的各自影响是什么。
从考试试题可以看出,实际考试是非常注重对于这些不同核算方法的理解,因为大部分都是会深入概念考,考利润的变化。
建议把不同核算方法对于资产负债表里面的数据和利润的影响熟练掌握,因为考试时间有限,如何现场推导演算会严重超时,容易记得推导过程和结果,做题就会快很多。
财务分析师是CFA®L1考试通过的关键,只要把这门课内容全部掌握,就有70%的通过概率,反之则十分渺茫。所以,如果精力和时间有限,建议从这部分开始看。
2、公司金融这个科目是一个得分点
Corporate finance这个科目里的资产净值部分,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后来翻了一下知识点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而且是连贯的,比较容易拿分。于是我就把它作为一个复习重点,看了很多遍那些加权平均基本成本、股利贴现模型等,简单题也反复练了多次,保证正确率,考CFA®时候果然考到不少,还有净现值NPV和IRR的比较,也是每年会考的。
如果时间紧张,那么就赶紧弄清楚DDM(股利贴现模型),顺带着看那几个价格乘数。这几个知识点是连串的,看起来比较快,是考试的重点,要保证做题准确率。
这样串联起来紧锣密鼓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你今天看到,明天又要用到,一个星期内不断的接触到,会帮助加强记忆。科目里的后面几个章节,以前我也没接触过,为了保证进度还是按照前面速度来,就没掌握很好,所以还是需要多花些时间在备考上,希望大家能提前准备,不要那么赶。
3、固定收益没想象得简单,需多做练习
开始,我以为对固定收益掌握的不错,就没有这太在意,后面的习题也没做,结果真正考的时候做得很差,也不熟练,债券部分的久期和收益率需要非常熟练,不然这部分简单的题都需要做很久,尤其是考试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考试的时候我在这里就耽误了时间,没有很熟练掌握,很可惜,我知识点掌握了,但是不熟,得分不高,这部分应该属第三个重点,应该在前面花时间学习。
4、不要忽略道德准则
关于道德准则这个科目,想提醒大家CFA®通过的底线是是要看道德准则成绩的,就开始认真复习了,道德手册经常不离手,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了两个星期从头读到尾,每一个案例都过了一遍。
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又把道德准则里的协议和公司治理看一遍,这个有点像的政治考试,有些枯燥无味,但是除了死记硬背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5、其他部分内容可后看
衍生品部分不会很难,一般会有几道送分题,比如问问你成交价是多少之类的。
数量分析没有那么重点要掌握,不会考太难的运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会考些比较偏的。
经济学我没有仔细看,一方面时间紧张,另一方面知识点太多,难把握关键点。我把微观经济整个跳过,在宏观经济上花了些时间,后来证明这个策略基本还是正确的。
投资组合部分,一共只有六道题,没有出太难,属于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重点是定价模型中的CML和SML,尤其是SML注意下,还有一些标准导数和贝塔系数等概念问题。
另类投资部分,知识点不少,考得不是那么多,有时候会考得比较偏,基本上是一道题目两个知识点那种。
2022年CFA®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F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Derek

上海交通大学MBA,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 MBA,CFA持证人; 七年金融行业从业史,超过14年的金融教学经验,不仅教学能力深受认可,还擅长数学和编程,更是CFA老师中的围棋5段选手。 课堂教学细心严谨,不仅学术性强,专业知识功底深厚,且注重学生课堂反馈,解答耐心十足,能帮助学生迅速从零搭建知识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