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增长的注册会计师数量是否会超出市场的要求,许多人都在想一个问题,CPA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的需求度究竟会怎样?如今注会市场如何?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注协个人会员达到237203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注协团体会员(会计师事务所)共有8605家(其中总所7523家,分所1082家)。
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出,注会的持证人数并不是很多,这也跟其中的通过率有一定的关系,我国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是10%-20%。这也就拉高了注会的含金量。所以说到饱和其实还差很远。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注册会计人才缺口近30万,在未来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
行业的饱和度是很多人在要不要入行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行业如果趋向于饱和的时候,你再入行,你的升职以及薪酬都会大打折扣,很多人都说会计行业已经是饱和状态了,但是大家要搞清楚,基层的会计跟注会是没法比较的,会计的方向其实更多的是审计的方向,因此注会的含金量也还是较高的。
CPA证书不一定要进入事务所发展。
在中国,拥有一张CPA证书在金融业的许多分支、许多机构,都是起点性要求。另外,随着企业年审取消、企业验资取消,许多小事务所失去了赖以为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产生了一大批CPA急需谋求职业转型。
1、会计师和审计师事务所
毫无疑问,按照执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对CPA持证人的需要是*大和*迫切的。
2、国有大中型企业
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级财务人员的中坚需求者,对CPA持证人非常重视。拥有CPA证书在企业内部的晋升非常迅速。企业甚至会安排部分资金奖励在职学习和获得CPA证书的员工。
3、500强等跨国公司
财务部、审计部就不多说了。据称,近30年来,500强公司的CEO中约有三分之二出身财务。洛克菲勒、皮尔·卡丹、巴菲特等都是财务会计出身。
4、咨询公司
麦肯锡、贝恩两人都是财务专业出身,各自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声名卓著。
5、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并购、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行需要的专业技能就是财务和法律,如果既考过CPA,又考过司考,那就是投行*喜欢的人。
6、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业务雇员全是会计。他们的主要技能是会计。一般银行行长递给你的名片上,除了行长职务外,*得意的头衔就是CPA或高级会计师。
7、政府机关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诸多主管经济工作的政府机关目前招考的不少岗位都要求候选人拥有CPA证书。
8、其他智力服务机构
譬如标准普尔、穆迪等评估公司,评级公司,甚至律师事务所,都更喜欢有法学背景的CPA人才加入,因为法律和财务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