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十佳大学生”:唯有克服拖延,方能迈向自由!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23 13:24
阅读:1272次
陈学姐是浙江大学2016级心理学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平均绩点综合排名专业第一,斩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学业优秀一等奖学金、牛津大学冯氏学者奖学金,还荣获了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以及第十届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的称号。
在时间管理上,可以说是一个毫无拖延且不存在时间概念的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公交车上学习备考;在准备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时,甚至在往返杭州与西安的高铁上连续刷7小时的题目;三年来,每天早上固定听15分钟的NPR英文新闻广播;托福成绩111、GRE335+4……
在课余时间,陈雨凡还参加了各种课外活动,积极探索心理学的不同领域。2019年8月,还参加了兰卡斯特婴幼儿早期发展会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专家进行探讨;2-19年10月,陈雨凡所参与的省级科研实践项目《公正世界信念促进幸福感的利他行为路径》的初步成果在大会上进行口头报告。
2019年暑假,前往牛津大学婴儿实验室进行科研实习,担任RA(实验助理)的机会,并获得了牛津大学冯氏学者奖学金的支持;连续两年获得文体活动优秀奖学金,曾是文琴合唱团队员,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首届东京国际合唱节金奖等国内外奖项;作为“三好杯”丹青啦啦操队队长,带领队员荣获冠军;有着40多场大型活动的主持经历,也获得了浙江大学第九届主持人大赛冠军及最佳人气奖。
克服拖延,迈向自由
“我们明天再开始吧!”
“我们下次再做吧!”
“今天好累,休息一下,明天再学……”
……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拖延症成为了当代青年管理自我的最大阻碍,也成为了我们懒惰的一种借口。要知道,事情是做不完的,没有启动计划的事情,也只会一拖再拖。既然我们都知道拖延症的弊端,那么又该如何去驯化它呢?
首先,认清造成拖延的原因,正视它。拖延并不可怕,如果知道自己有拖延的情况,并且去改正,并不应该为此而拥有羞耻感;
其次,寻找足够的动力。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因为动力条件不足,难以维持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好阶段目标,并给自己一些小奖励;
最后:迅速完成计划。对抗拖延,就是及时做;此外,可以选择互相监督的伙伴,相互促进。
唯有自律,方得自由
所谓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能够自我主宰。当一个能够在自己人生中高度自律的人,他便拥有了自由。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都需要自控力。
美国作家罗伊·鲍迈斯曾说:最主要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核心都在于缺乏自我控制。不由自主地花钱借钱,冲动之下大人,工作拖拖拉拉,酗酒吸毒,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长期焦虑,大发脾气……
我们所向往的自由,其实是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的。就像《霸王别姬》中的经典台词:人,得自个儿成全自己。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演替的过程,想要达到更高的最大值,就得通过努力无限趋近。
大学有位舍友,每天在我们还未起床就已经背好单词,跑完步;在我们备考四六级的时候,已经把专八和雅思给考完;在我们熬夜刷剧打游戏的时候,她已经早早熄灯睡觉;在我们对专业课一窍不通的时候,她还能给自己考下ACCA专业证;四年来,坐拥奖学金;大四的时候,也成功出国留学。
想要拥有自由,你就必须学会自律,学会调控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为你的未来做任何选择,他们都属于外力条件。不受外界影响,是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的能力。
富兰克林曾说: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缺乏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浪费时间,挥霍时间的人,他们需要外界的管理机制才能得以控制。在复杂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都受到了限制。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但不能要你想要的。
真正实现自由的人,少之又少。想要自由,就必须先拥有自律力、执行力,二者缺一不可。自律能够改变一个人外貌、思想、行为、健康……而执行力便是自律力的前提。
关于拖延你是否也有类似经历,你认为拥有怎样的生活才算自律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