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媛”装富人生曝光,摆拍岁月静好、伪精致,毁了多少年轻人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14 16:34
阅读:2476次
一篇名字叫做《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的文章火了。还上了热搜,成功了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片讨论。
这个一夜爆红的“名媛群”到底是什么呢?
文章的作者叫作李中二,他花费500元潜入了这个“名媛群”,揭开了所谓的高端上层社会,名媛们精致生活的真面目。
本以为可以和富婆们畅聊奢侈品、分享人脉资源、结交金融精英,可事实上这根本就是个高配版的拼多多群。
你看到的在社交软件上分享“精致”生活的姑娘们可能一半都来源于此:
在群里,你可以6个人拼单一份丽思卡尔顿双人下午茶,每人85就能享受一顿魔都顶级下午茶。前提是甜点只能拍照,不能吃。
还提供40人团的宝格丽酒店拼团,每人只需125就能住上魔都最顶级的酒店。说是住宿,其实就是分时段分组进去拍照,凌晨去的还能便宜一些。
不仅可以拼酒店、拼下午茶。衣服、包包都可以拼。甚至还能拼单丝袜……
那些在社交网络上那些月薪3000,却天天初入高端场所分享精致生活的网红们似乎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不光是“名媛”们的生活,很多朋友圈里“阔少”的形象也可以通过花钱来打造。
搜索“朋友圈展示”等关键词,你会发现大量“炫富”包装的商家。从修改朋友圈定位跑遍全球、到炫富的配图和文案展现“高品质”生活,再到形象改造打造出“高贵”气质,总会有符合你价位的方式。
花上几十块钱,获得一些高端的素材图片,发个朋友圈,配个小资文案……给自己打造一个优秀的“社交名片”。在别人眼里,自己仿佛就是个真的经济独立的成功人士了。
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穿上水晶鞋,游走在王室的舞台上,仿佛自己是真的公主。忘记了午夜一到,自己就将被打回原形,所有的幻想都将破碎。现实里的“王子”当然也不会因为一双“水晶鞋”喜欢上一个假公主。妄想靠这些虚假的东西升级个人社交圈层,根本就不靠谱。
而现实中,沉浸在这样伪精致生活的人不在少数。
前两天朋友去相亲,相亲对象是个北漂女孩,看她朋友圈,以为她是个出入高端写字楼的白领。每天晒自己的吃了什么高级西餐,下午去哪个咖啡店和客户谈生意,晚上又如何如何努力的健身房练瑜伽……
见到本人之后,朋友才发现,朋友圈里和她和现实判若两人。来北京工作三年的她租住在燕郊,月薪5000,是某个公司的行政,根本不需要和客户谈生意,也没钱天天出入高端餐厅……但她的相亲“志向”似乎并不小,希望男孩在北京有车有房,工作稳定,最好月薪2w+,最好是独生子女,长得要看得过去……
相亲结束之后,朋友付了餐费,本想找个理由拒绝女孩,却在她的朋友圈看到了晒出了他们一起吃的晚餐,并配文:男人终是如此。
没有公主命,却一身公主病。
活在朋友圈里的是光鲜亮丽,奢侈品不断,积极健身,热爱生活的高贵女孩,而在社交软件之外,却是另外一副模样。月薪不到5000,连奢侈品品牌的英文单词都不认得,花呗负债累累,租住在某一线城市的出租屋里,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越来越分不清真假。
展示华丽的自己,隐藏起狼狈的模样,看似是骗了别人,其实是坑惨了自己。
还记得的初中时候,读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女人为了虚荣,借了一条项链参加舞会,舞会上她风光无限,但意外的是项链丢了。为了赔偿项链,她十年来辛苦劳作,然而十年的付出却只是为了一条赝品。
到底什么时候,我们的价值观变成了这样。谁说精致的生活就一定是盲目追求物质。真正的精致不是看上去富裕,而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高要求。
没有豪宅,把家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是精致;没有名表名包,穿戴的简单舒适也是一种精致,不能出国读名校,把自己的学习笔记整理的清清楚楚同样是一种精致。不拜金,也能做精致的人。
有位中博ACCA的学员小姐姐,就向我展示了自己的ACCA学习笔记。
她不仅认真的记录了每一个知识点,还用彩色的笔做了特殊标注,案例的部分还精心排布了插图……复习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笔记,也很容易让自己提起学习兴趣吧。看到笔记,不禁感叹,这才是精致的猪猪女孩。
精致的生活不应该是虚无的消费自己。精致本身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只要你有一颗认真对待生活的心,世间万物都会因为你变得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