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帮你捋清楚CMA和CIMA的关系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09 15:52
阅读:2022次

1. 国际知名度
CMA是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旗下的认证,目前拥有5万高级管理会计会员,遍布119个*。CMA在美国的知名度比较高,但是在欧洲、澳洲、亚洲却并非为人所熟知。
CIMA资格是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的认证,目前拥有17万会员和学员,遍布177个*。自从2011年与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在美国等*的知名度。
因为CIMA在国际上极高的威望,欧洲、澳洲的部分*对于CIMA会员都有强势的移民加分,而作为英国居民有着一系列的政府优惠政策,包括水电、旅游、餐饮、服装等。而CMA的知名度优势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所以就国际知名度和认可度而言,CIMA更胜一筹。
2. 国内影响力
CMA于2007年中旬进入中国,从此积极地与中国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比如2010年与总会计师协会和国资委签署合作文件。并且,针对银行及中小企开设一系列CMA企业内训项目。可以说CMA那时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是,2015年12月1日,*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发布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终止合作公告。2016年1月7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布红头文件,公开声明取消一切与CMA项目推广合作。合作的告破,对于CMA近年在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和含金量大打折扣,CMA着实受到美资企业的热烈欢迎,如果想拓宽自己职业广度的财务人士来说,可能需要再好好斟酌一番。
CIMA于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并在上海成立办事处。先后展开与中国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及各地方政府财政办公室的合作,并联合发布《管理会计师的基本工具(中文版)》、《CGMA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中文版)》,为中国管理会计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2016年CIMA中国十周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高兴国发来热烈祝贺,并表达对多年来CIMA所做贡献的感谢。2017年4月,CIMA协会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探讨。种种迹象看来,CIMA自2015年起,在中国展开的一系列的合作与推广卓有成效,并且对于推动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相较之下,CIMA未来在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3. 学员会员人群
CMA的推广是自下而上,准入门槛比较低,主要对象是CMA的初级财务人员,由于其短、快、频的取证优势,受到了刚进入职场财务人士的热烈欢迎。
CIMA的推广是自上而下,因为其实用性和高端性,在国内,95%学习CIMA的考生都是天资聪颖的研究生和经验丰富的财务高管。并且,CIMA会定期举办高端会员活动及峰会,作为福利为会员拓展自己的人脉,增加更多的职业可能性。
4. 考试难度
CMA总共2门考试,考试形式为每门考试100道单选题加2道主观论述题,2门考试可在同*进行,并且可自行决定2门考试的先后顺序。根据互联网上的数据显示,一般一年之内就能拿到证书。
CIMA总共16门考试,分为三个级别(运营级、管理级、战略级),只有通过运营级、管理级才能进入到战略级。特别是到了*后两门案例分析考试,在财务知识扎实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项目管理经验。所以,通过CIMA考试并非易事,这也是它含金量高,受到企业尊重和认可的原因。
想了解更多CIMA证书详情请猛戳这里
免费领取 2025年CIMA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