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综合分析题教你五部解决!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08 16:34
阅读:1434次
问题分析。结合材料政策内容及自己的知识积累,特别是对政府重点工作的理解,判断核心问题的归属,并分析哪些内容是它的具体表现;
原因分析。在*个角度的基础上,逐步剥离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本身的归属有多种划分方式,可以是“内外因/主客观原因”,也可以按事件主体进行分析,当然可以按原因的性质分析: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
影响分析。影响与原因都是潜伏在问题身后的说明本质问题的重要内容,能对某一问题、事件的影响作出正确分析,需要考生有一个相对宏观的考虑问题角度,能够站在一个正确的高度上去看待事情。这自然需要考生有一定深厚的政策知识的积累。对于影响分析,我们同样可以依照影响的内容,分为正面影响和反面影响,即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同样可以按照主体分析,对个人、对集体、对*;对消费者、对企业、对政府……维度要保持一致;当然也可以按照其性质归属划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短期影响、深远影响。
对策分析。解决问题是申论思维的*后一个环节,而正确*的提出对策解决问题,正是建立在前期的三个分析角度之上的。针对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这是提出对策的核心思路。
政府角度分析。一个社会问题,如果不需要政府参与,不需要政府来解决,那么也就没有必要拿出来考察了。希望广大考生谨记,更多地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来解决问题。诸如“我认为更应该拿出办法的是政府”、“从根本上来解决还是要靠政府”这样的话可以多向考官讲讲,以突出我们答题的重点。
完成以上五步骤,在面试中就基本完成了“分析”的过程。但是,不要忘记*关键的一步“综合”。我们看待问题绝不能是孤立片面的,尤其是在为政府机关选拔公职人员的申论考试中,更是如此。不论是解释词语、分析句子、评论现象/行为,都必须以“综合”的态度答题。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既需要考生的不断积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角度才能将面试答出好的逻辑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想了解更多公考详情猛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