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阿姨网课自学,女孩间隙时间苦学CMA,管好时间才能握住未来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6-08 11:27
阅读:2505次
点开微信小程序,戴上眼镜,倚靠着客厅的沙发,继续看头一天没学完的网络课程……大家一定以为这是哪个小学生在家里上网课,但实际上这是61岁的万雪琴在疫情期间的常态。
“白天时间零碎适合看些时长短、集数少的课,晚上就看集数多的,这样平均每天能学完3-5门课。”万雪琴说。就这样,一个多月以来,她已完成了茶艺、隶书、唐诗宋词、楹联、中国画等160余门网课的学习。
连阿姨都在努力谋求改变和成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停下脚步呢?
未来是一分一秒的积累
今年的疫情使我们有了一个空前漫长的假期,对于只能待在家里的日子,万阿姨说:“管理好时间,一天能上好几门课。”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假期结束,收获的只有肚子上的赘肉和厚厚的黑眼圈。
同样的时间,当你在“策马奔腾”,放纵自己,感慨“才凌晨一点,再看一集电视剧吧”的时候,有人却在计划每一分每一秒,生怕自己完不成当天的任务。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都来不及思考和计划时间,因此,那些能够保持自律,做好时间管理的人往往更容易脱颖而出。
50岁的白永旗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护士长,她的女儿是今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因为看女儿复习不在状态,她便决定也加入“考研大军”,成为了一名陪考妈妈。工作忙碌的她,从准备考研到正式考试,整个备考时间仅有两个多月,因此她只能利用碎片化的下班时间和周末进行复习。就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对时间的高效管理,最终,白永旗考上了和女儿同一所学校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叔叔阿姨选择考研,考证,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在他们眼中,年龄不是问题,即使工作繁忙,他们依然能依靠对一分一秒的计划和坚持,突破人生的瓶颈。反观我们,把时间浪费在短视频和快资讯上而不自知。
谁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谁就能把握住自己的未来。
勇敢走出舒适圈
上月,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称,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六分之一年轻人失业,仍在职年轻人的工作时间减少了23%。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对年轻人更迅速、更严重。
如果我们仍然一直待在舒适圈里,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都会把我们击得粉碎。
除此以外,李开复认为AI(人工智能)未来会替代50%的工作,未来十五年,大部分人将会失业。即使没有变故,时代的正常发展也会让我们举步维艰。走出舒适圈,谋求改变和成长,我们才能走得更踏实,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才能变得更强。
朱同学虽然家境优越,却非常喜欢挑战未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她为了证明学数学的女生也是很强的,便将大学四年的课程提前修完,在大三时就拿到了毕业证;想要去感受更好学府的教学环境,便努力争取到了四川大学的交流名额;想要去了解另一个行业,就在出国比赛交流的间隙学习了CMA。
朱同学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努力,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知,学过CMA之后让她自己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未来充满着无限挑战,可能她对未来有着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她对自己非常“狠”。
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当别人还在原地打转的时候,你都能比他们更能看清这个时代和自己以后的方向。
俞敏洪说:“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年龄、时间、学历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握时间,突破改变的勇气,一旦迈出了第一步,一切都会变得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