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学霸50份“神仙笔记”曝光,如果没有特别幸运,就请好好努力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27 14:03
阅读:1836次
前些日子,一份浙大学霸的笔记瞬间在网上火了,这是浙大50份“最美笔记”。其中有医学生用彩笔勾勒出的十二指肠、有农学生写生出的植物脉络、有建筑学生速写出的苏州留园平面图……
网友不禁感叹:这根本就不是笔记,简直就是艺术品,能这样做笔记的人,一定是精益求精的人。
还有的网友表示,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24个小时。但就是因为不同的分配,造就了不同的人。永远都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没有特别的幸运,那就自律
根据了解,那位医学生来自浙大医学院,在高中时候是理科第一名。每天12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6点40分开始学习,雷打不动的作息表成了学生时代的记忆。
除了固定的课程以外,每周参加两次研讨会,学习一门二外,还有固定的锻炼时间。连续五年拿到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成绩始终保持在全院的前三;还没有毕业就报送了博士,拿到这答案出国交换的资格。
普通平凡的人想要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自律。
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比尔盖茨,问道,如何管理微软这样一个亿万财富的帝国?比尔盖茨回答说,很简单,我的工作时间精确到5分钟,包括您的采访。
知名企业战略顾问刘润曾说,越是那些自律的人,时间颗粒感越细。什么是“时间颗粒感”呢?指的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20岁的我们如果每天躺着刷那些70、80岁还会做的事情,拿给我们的青春还有什么意义呢?每天一小时,或许你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可是一年、两年、五年、十年……
世界上除了时间,或许没有什么是公平的了,如果连时间都把握不好的人,那么以后还如何安排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厉害的人,用分钟去规划自己的时间,然后严格执行。久而久之,平庸和优秀就被拉开了。
你遇到选择可以选择放弃,但放弃过后,请不要再因为放弃而后悔。
时间只会改变那些原本就不坚定的东西
十年持续不断的学习,是任何一个从零基础到人士的过程,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复利效应”,指的就是任何有持续收益的是,都不可能一夕获得,一定要经过一个酝酿期,这段时间增长是缓慢的。可是只要你不放弃,支撑到那个临界点,才会爆发出源源不断地后劲。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只长了3厘米,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只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高了15米,这就是著名的竹子定律。
其实前面的4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熬过那3厘米。
山本耀司曾说过: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不相信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而自律的人,势必靠着决心认真地活着。
自律,其实是最低级的上进
为什么需要自律?自律其实是为了帮我们塑造成一个个的微习惯,而改变我们一生的,就是那些微习惯。
麻省理工学院曾做过一个实验——小老鼠在T型迷宫中寻找巧克力。
在实验结束后,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当小老鼠开始寻找巧克力的时候,它的大脑十分活跃,可以说是十分卖力地帮它走出了迷宫,找到了巧克力;
重复了第100次的时候,小老鼠穿越迷宫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很快就能找到巧克力所在位置,大脑活跃程度也大幅度减弱;
重复了几百次以后,小老鼠不再东嗅嗅西瞅瞅,而是在迷宫中急速奔向巧克力,大脑几乎没有什么活动。
这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熟能生巧。人的大脑在最先接触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很需要用思考去调控行为,而当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慢慢的去做一件事情,21天成为一个习惯也是这个道理。
风会记得来时的痕迹,答案交给时间去寻觅。如果还有路,就请继续走,从来没有努力会白费。
阅读完文章的你,觉得关于“自律”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是否也能放下内心的浮躁,给自己一个目标,去形成属于你自己的微习惯?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