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拜耳辞退员工事件
文章来源:CMA官微
发布时间:2020-04-07 15:29
阅读:5996次

从CMA管理会计的视角来分析此事件,可以看到拜耳公司对于合规理念和原则的坚守,企业在合规管理工作中如何对待员工的私人行为,该事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1
合法性及风险管理
从合法性及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在企业相关政策标准完整的条件下,该处理应属合法合规,企业处理行为正当。且如果补偿合法,则企业无相关法律风险。
1、拜耳中国的政策标准化状况
拜耳在中国境内启动经营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93年。作为一个早期进入中国的外企,已经历了近30年的中国政策环境浸润。对于中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其理解深度和应对灵活度,甚至比某些新崛起的内资企业更加娴熟,因此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标准化建设中,必定不落人后。
2、关于“辞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规定了企业方面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如果拜耳中国的劳动合同或者公司规章制度中,对这样的条款作了稳妥的设定,那么对于辞退这名员工的依据,可以是本条款的第二条“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关于“补偿合法”
在辞退员工的补偿中不需要考虑“协商一致”的要素,只需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予以补偿即可。在此次事件中,有消息称这位雇员在拜耳中国入职未满一年。因此如果拜耳需支付补偿金,则补偿数额为n+1,约为两个月平均薪酬。
据此分析,拜耳中国在辞退该名员工的事件中并未有过高的法律风险,至多损失一定的经济补偿费用。
02
CRO应当起到统筹作用
拜尔首席责任官(CRO)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包括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制定、推行,与其他各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在外寻求项目合作伙伴,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接洽等。
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CSR职位或部门,而是由其他部门代为管理CSR事务。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点,可以自行采取适合自己的模式。但是,拜耳却设立了CRO和专门的CSR部门,相比之下具有其优势。
03
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最应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公众的情感。这位涉事员工已引发大众舆论的强烈反响和负面情绪,积极回应与承担远比消极对抗或回避更为有效,而及时合理的处置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3月16日视频在网络传播,3月17日已发布声明,快速的反应为危机的处置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一般来讲,危机在网络环境中会快速裂变、发酵,任何迟疑和摇摆都可能引发质疑和状况的恶化。拜耳在此次事件中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了事态,并在过程中为企业树立了正面形象,是值得企业在危机公关中广泛借鉴的事例。
04
员工管理
在合规管理中,将员工可能影响公司声誉和形象的私人行为,以及反映员工在经营管理行为中不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私人行为纳入企业合规管理范围,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有利于彰显企业合规经营理念和原则,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这也正是拜耳中国此次的做法。
05
企业如何有效加强员工管理
首先,关注企业规章制度中关于严重违纪及处罚措施的条款,使内容更细致、明确、清晰。如增加针对特殊情况规定详细、合理的行为准则,并通过民主程序向员工公示,作为处置相关事件的依据;其次,对于员工工作以外的个人时间,如涉及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或规定应如何处理,应有明确的界定和处理方法,以作为此类事件的指导方针。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我国也正处于边复工边防控疫情的关键阶段,许多企业面临了复工、发薪、劳动纠纷等各类矛盾,预估由疫情引发的用工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
为此,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之下,员工的行为应当更为自觉、谨慎,以免为所在企业以及自身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同样,企业也应把员工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建设提上日程,切不可掉以轻心。
2022年CMA最新资料包领取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M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ally

CICPA会员,CMA会员,新三板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15年财务管理经验。4年+财经教学经验,秉持“教其知识,育其智慧,授人以渔,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倾己所有教学,不仅讲解细致,逻辑清楚,更能结合案例及实战经验,帮助学员学员轻松理解。温柔耐心,知识丰富,是被学生誉为“指路明灯”的实战派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