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金流为帮扶关键点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20-03-16 09:29
阅读:927次

更及时兑现帮扶政策,为企业“赋活力”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加大经济下行压力,企业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形势。一方面是外部订单的有效需求下降,履约要求提高、附加成本增大、物流运输不畅;另一方面是复工复产的难题,工人返岗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稳岗压力加大,上下游供应链的衔接难题突出,推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造成产品价格上的压力,把握不好容易丢掉客户,失去市场份额。这一系列困难挑战的最直接、最基础和最具共性的外在表现是企业资金链面临的压力。这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下来,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要以现金流为帮扶关键点。
一要更加及时地兑现法律法规确定的正常资金兑付,例如出口退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企业所得税预缴退税等,包括保险公司的理赔,以审慎包容的政策导向实行“容缺受理”“容错处理”的管理方式,让企业更早获得外部资金补充。这部分资金往往是企业以前缴出的,本就属于企业,并且企业使用这样的资金不会有额外的利息成本负担,更有利于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二要适当推迟现金缴付时限,将中央各部门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尽量以更加本地化的做法让企业享受到税收、社保、公积金、利息等各项现金缴付在时效上的支持,支撑企业在困难时刻把资金更多使用在维系生产经营、创造财富价值的“刀刃”上,暂时的容期缓限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休养生息,以便更好地涵养税源。
更大力度金融支持,为企业“增能力”
金融的财富来自于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要更大力度地支持企业,帮助企业增强自身抗打击、抗风险的能力,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一是要抓住企业的痛点和堵点,保障企业资金链的有效运行。既要注重新增低息贷款的投放,也要注重不要盲目地抽贷、断贷、压贷。困难时期,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很难符合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条件,即使利息再低,无法获得贷款也是望尘莫及,因此,更现实更有效的帮扶是不要“一刀切”地釜底抽薪,而是实实在在的底层支撑。对受到疫情影响、确实出现到期还款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要客观分析、区别对待,对商业模式有效、业务稳定、具备收入好转预期的企业要考虑适当新增贷款并合理延长贷款期限。
二是进一步拓宽思路,为企业外部融资提供更多便利。对于在满足金融机构贷款条件方面存在技术障碍的企业,可以考虑由第三方平台提供信用担保,由社会评估机构提供贷款风险评估,由政府性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多点联动推动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得以运转,上下游供应链得以打通,资金得以回收流动,自然可以向金融机构偿还债务。
三是从企业角度进行帮扶,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可以考虑适当减免特殊企业的利息。金融机构主动与企业协商、探讨具体的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主动为企业做好续贷安排,并充分利用无还本续贷和年审制等工具,视企业具体情况做到应续尽续,以托住资金链的方式支撑企业复工复产。
更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添动力”
面对疫情挑战,外部支持对于企业保证资金链而言固然重要,但根本解决之道还是提高企业自身的资金“造血能力”。要鼓励企业的干事创业激情,以更为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企业自我恢复并增强资金产出“添动力”。
一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坚定的市场化理念增强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保障企业自身资金链的安全。
二是针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产业领域,进一步去除投资壁垒,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更短,让更多民营企业资本感受到“有利可图”,加大资产性投资,缓解资金链压力。
三是要特别注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营商环境改善,切切不能以形式主义的疫情防控措施徒劳无益地增加复工复产的困难和成本,而是要让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尽早尽快地活跃起来,恢复消费市场的需求拉动效应,求得企业资金链压力的正向解决。
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坚决落实落细党中央的各项安排部署,以现金流为帮扶关键点,助力企业更好地复工复产,让更多企业不仅能通过大考、战胜危机,更能淬炼参与市场竞争、应对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
来源:《中国会计报》3月13日11版
免费领取 2025年财会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财会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Roma

CFA持证人,FRM准持证人,南方科技大学特聘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实践导师,曾任加拿大某大学金融研究生项目教学助理,CFA培训项目讲师,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专业教学; 金融从业超过12年,6年+金融证书类培训经验,上课有感染力,个性十足,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将知识点编入段子,带动学员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让学员将枯燥的知识最大化程度接收。6年培育出51名优秀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