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四大,但是学历实在够不上,怎么办?
文章来源:职业星
发布时间:2020-02-27 09:47
阅读:1076次

但是光有“这个办法行得通”的概念是不行的,必须有具体的方法论才能助攻大家成功跳槽。
之前提过一嘴要和大家详细聊聊怎么从四大跳槽到八大,然后就被疯狂催稿(上帝作证,你们比老板还疯狂。)
今天Star君来还债啦~也借着这个机会系统地和大家聊一聊怎样才能在工作几年之后,跳槽进入四大。
当然,Star君也邀请了今年成功从八大跳去四大的Nikita,具体地分享她的经历。
01
分析自己与职位的匹配度
不管我们梦想中的Offer是什么企业,也不管是哪个行业的,首先就是看看自己有多少资本,够不够格敲开对方的大门。
四大校招是什么情况呢?
安永官方给出数据是:2019年招聘通过率仅为4.5%,200多万人向安永投递简历,最后获聘的只有69,000人。
海量申请者导致了四大无可避免地提高了筛选简历的标准,于是你会发现:
网申页面语言板块不只问通过四六级,还要说明分数范围
实习经历会明确问是四大/内资所/咨询公司还是其他企业的实习经历
证书板块会要你细致地回答某个证书通过了几个科目/阶段
而不知名院校的同学无论其他方面写得怎样花团锦簇都收不到OT
残酷却简单地概括就是,四大在如浪潮般涌来的求职者之前,提高了院校/实习经历/证书/语言,这四方面的门槛。
当然,从我们时不时听到的非商科专业校生进入四大咨询或者优质项目组的消息中,你几乎可以确定,校招网申中院校的权重会更高。
拿今天分享经验的Nikita来说,她的基本条件怎样呢?
2018届南京某普通财经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前拿下了初会证书,正在备考CPA。
和很多毕业了才开始想要做怎样的工作的同学不一样,Nikita其实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目标是四大,在校期间如果有四大的宣讲会都会去听听,搜集更多信息。
甚至她还参加过德勤的税务精英挑战赛,拿到了德勤校招的”绿卡”(德勤官方有说明,参与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并且在初赛和复赛中表现出色的个人,会有相应招聘优享政策,Nikita当时享受的是免网申直接进笔试。)
然而2018年的德勤校招,她并没有顺利拿到Offer,在M面环节被淘汰了。
那年四大其他三家也投递了简历,毕马威好歹过了网申,但是另外两家直接没有了下文。
证书也有了,也努力去参与四大的活动甚至还取得成绩,却没拿到Offer,“可能是运气没到吧”谈到这段经历,Nikita自嘲道。
02
弄清楚四大社招更看重什么
前文提到了四大在校招过程中,院校是相对来说权重较高的评分项。
那么社招过程中,四大更重视哪方面呢?
基本上存在这样一个关键性链条:人脉>项目经历>事务所规模>证书>院校
人脉肯定不是指“带资进组”哈~(当然如果拥有带资进组的能力,不会有企业不要你的!)人脉更多的是指,你能不能找到一定职位的四大在职员工帮你在招聘季内推。
这里需要插播一下,对任何企业的社招来说,内推都是效率较高成功率较高的途径,同时帮你内推的人职位越高,你的成功率也就越高。当然四大除了内推之外也是有公开的投递通道的。
其次是项目经历,这点可以和第三项事务所规模联系在一起说。
社招的目的就是为了找熟手可以直接上手工作,四大的社招是只要简历通过就直接进入经理面,如何证明你拥有这样的能力?——你的项目经历将会成为专业能力评估重点,面试的大多数问题也都是围绕你之前做过的项目进行的。
至于说怎么才能进入比较看头,能学到的东西的项目组,当然是进到大所才有更大的几率跟大项目。
然而大所也会有边缘项目,所以项目经历会比事务所的规模权重更高一点。(当然这是这同等水平下进行对比)。
重要提示:以上所有经历都是指【对口经历】,四大是个很大的公司,内部有审计、咨询、税务等待不同的部门,不同部门工作内容完全不一样的。
跳槽前选择工作一定要想清楚,比如说你要去四大审计,那么前一份工作最好是内资八大,你想跳去四大咨询,那你之前的工作也得是咨询相关才行。
再者就是证书。都社招了,证书还重要吗?当然重要了!
以审计行业来说,只有拥有CPA证书的审计师才拥有签字权,才更方便带项目。
而且CPA证书本来就是要有工作经验才能拿到,所以只要你想在审计行业干下去,CPA永远都会是加分项、必要项!
至于说院校,把这一点提出来说主要是可能出现:某个岗位如果太热门,HR不得不添加院校门槛用来筛人这种意外情况~
03
针对性地为四大跳槽做准备
说回我们今天的案例Nikita,虽然当时没有拿到四大的Offer,八大倒是有两家都面上了,她最后选择了给出总所Offer的那家。
“当然去四大之心不死,还是想去,想起参加比赛的时候去德勤办公室参观的场景,就放不下。”
尽管已经在八大正式入职,但是只要四大有招聘,符合条件她都会投递简历。
这个过程中,“消息是否灵通”很关键,但说起来容易,审计行业密集的工作节奏很多时候忙着忙着就错过了,其中就发生过一次四大发了面试邀约,但是她没有及时看到导致与机会失之交臂的乌龙(她解释说是因为网申留了一个不常用的邮箱。)
19年年末的时候,正在项目上的她再一次收到四大某家的面试邀请,那会儿项目还没结束,但是Nikita思考了两天还是果断辞职了,错过一次的机会不能再溜走。
“当时想着要好好准备一下面试,毕竟之前就是在这上面栽倒的。”
幸好之前备考CPA的时候认识了入职四大的朋友,Nikita找她过了几次面试:“挺幸运的,刚好面试我的Manager她之前和我提到过,撞大运了”
话又说回来,知道小伙伴在四大,Nikita当时也是动过让人帮忙内推的心思,不过一来朋友只有A1,而且也想试试春招的时候再内推,没想到多了一年多的工作经验,简历的通过率真的会高很多。
总之,最后还是得偿所愿,顺利跳槽~!
这样捋一遍,小可爱们看起来可能觉得:“还好呀,只要按部就班,八大跳槽四大不难的。”
就像当时有位小可爱在后台留言说:“八大跳去四大的例子不是遍地都是吗?”
然而成功的人,与抱有这样想法的人,之间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发这样一篇攻略,行文中当然舍弃了很多情绪性的表达,但是Star君并不想告诉你们,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就能达成的结果。
边准备毕业论文,边熬夜讨论德勤比赛事项的日子
拿到“绿卡”又落选后陷入怀疑自我的情绪
全国各地跑面试在异地迷路时奔溃大哭
八大跟第一个年审时日常加班到凌晨时的怀疑人生
一遍又一遍去四大投简历却石沉大海的挫败感
……
“就是很辛苦,要有心理准备,要坚持下去,再要有一点点运气的成分。”这是Nikita对这场为期两年的跳槽之旅给出的总结
坚持和努力是必要条件,一些人恰逢其会的帮助却是关键条件,比如那位在最后帮助了Nikita的四大朋友。
有的小伙伴,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知道如何去努力,也能找到可以帮到自己的人;有的小伙伴,什么都知道,但却少一个机会,少一些必要信息;还有另一些小伙伴,可能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去哪儿,怎么走
事实上,所有关于求职的困惑总结起来,要解决的无非是三件事:
认知: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了解目标的求职门槛
规划:整合自身资源,对标门槛作出规划,并把规划切分为阶段性的小目标
行动:根据规划制定行动策略,并意识到有那些资源可以让自己的行动事半功倍。
弄明白了这三件事,求职不在话下,而中博教育倾心打造了《1V1老师咨询项目》,从职业规划到全真模拟面试,全流程服务项目全覆盖!
1V1老师咨询项目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