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哪些财会人会被淘汰?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2-18 11:44
阅读:2189次

在“钉钉办公”“老师主播”等全民无奈吐槽的背后,暗藏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41.23%的私营企业现金流不足维持三个月,餐饮行业仅7天内损失就超5000亿元。一场席卷各行各业的风暴初现端倪,就业市场震荡不可避免。
因此,这件事将会在未来几个月,成为企业的主基调:“人员优化”。
直白来说,我们每个财会人,都面临着人员变动的风险。出色的可能得到重用,末尾很有可能被淘汰。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往日里辛苦工作和无所事事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往往就是在公司业务收紧的时候,一笔笔被放上台子清算。
你是会被“优化”的人,还是“被优化掉”的人?你想成为前者,还是后者?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大家分析一下。
1世上没有永远的铁饭碗。
即使在疫情发生之前,整个财会市场也在悄然改变。如今当了国企财务,也不一定能做到退休;传统铁饭碗的银行,也早在不知不觉中缩减着员工数量。
2019年银行人员数量变化↓
而在疫情发生之后,首先受到较大冲击的,就是主营线下业务的企业,诸如餐饮业、旅游业、线下教育等等。
举例来说:海底捞因疫情停业,有人根据财报算了一把,海底捞员工成本是 8.36 亿元/月,与海底捞预计不足 30 亿的现金储备,即使不算原材料成本,只能撑 3 个月。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 接受采访称,预计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 7-8 亿元。两万员工的工资一个月支出就在 1.5 亿左右,西贝账上的现金撑不过 3 个月。
而即使是以线上业务为主的公司,在快递物流方面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这场寒风还没有真正吹到身上,但是每个人都开始觉得冷了。
可以料想,绝大部分企业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因此我们每个财会人必须做到一点:居安思危。
这是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非常紧张,害怕裁员呢?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不如说,我们应该更乐观更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把它当作危机,那它就将成为危机。把它当作机遇,那它也能成为你的机遇。重点不是“怎么想”,而是“怎么做”。
2哪些人较不容易被淘汰?
有些人会说,先淘汰的都是底层,职位在高处就会安全。
其实并不是如此。
财务收紧时,中层“被优化”的不在少数。而能稳稳立足的,是那些让老板觉得“高性价比”的员工。
老板眼里的“高性价比”,非常简单,就是对公司的贡献大于付给他的工资。他不一定做的事较多,但他往往是较有效率,能带动其他人,也是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人。
在这里就能看出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很多人觉得,反正工资都到手了,工作要求之外就不用努力了。其实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而另一些人,就像我们的很多同学,即使在职也没有停下学习CPA的脚步。等到拿到成绩单、甚至完全拿下CPA证书以后,你比起同龄人无疑多了很多底气。同样的岗位,留给只有“初会”的员工,还是留给“注册会计师”员工?答案不言而喻。
郭德纲有句话这么说:“要饭的没有要早饭的,为什么呢?他要能早起来他就不至于去要饭了!”虽然话说得很土,但是话糙理不糙,把自己饿死的,都是纵容自己懒惰,纵容自己悠闲度日的人。
3其实学习CPA也是如此。
疫情放假期间,每天只想躺着玩手机、看剧。复工以后,学习或工作迟迟没有迈入正轨。其实这一切,仅仅是一个你逃避现实的理由。如果你心安理得地懒,我告诉你:即使没有疫情,你也会给自己找各种不学习,不努力的理由,这就是人性。
我们都说CPA太难了,每一科通过率最多也仅有30%!但是却没有看到,在通过率之前,还有一个数字叫做弃考率,CPA每年的单科弃考率高达70%。
也就是说,因自己坚持不下来而弃考的人数,要比真正坚持却没通过CPA考试的同学,整整高出7.5倍。如果你都不能坚持到最后,谈何“难”呢?
无论是“就业压力紧张”还是“CPA考试难”,这些无形的外在条件任它变化,最能影响我们自己的只有一点:“克服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惰性”。
愈是环境不景气,就愈是要抓紧提升自己。环境总是在变,而自己的价值却是由自己决定的。让自己成为“高性价比”的人,才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
2020年,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无论在职场上还是考试上,都能坚持到底!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Otis

CICPA会员,ACCA准会员,F8获单科全球状元 暨南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获得者 ,多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经验,多次参与境内外各行业企业年度审计及IPO审计,现任CPA审计讲师,对审计充满热情,授课干货满满、逻辑顺畅、结构清晰、善于总结,擅长通过简练的图表和生动的举例,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对命题规律、重点考点把握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