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场“规则”你需要知道!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1-08 18:56
阅读:1772次

为自己前途熬夜加班
职场人说一点不加班,真的不容易。该加班的时候还是逃不掉的。只要身体还算好,为一些比较急的项目加班,可以接受。
但我们需要弄清楚,我们的加班是不是有价值。方法很简单,问自己三个问题:
通过加班,我的职场技能/专业知识能成长吗?
如果这个项目有我一直很想学习的领域,或者能显著提升自己的能力,未来还能给自己的职业发展背书,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当初张小龙的团队是在腾讯众多团队的竞争中用加班抢出微信这个产品,这个团队里的成员得到了实打实的实惠,就算是跳槽也有微信背书,这班加得值得。
通过加班,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吗?
有时候我们加班做的是一些杂务,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领导是靠谱的,这次我帮了领导,下回有好的培训机会,或者是轮岗机会,领导会优先想到我,考虑我,那这样的加班为什么不去呢?
加班是常态性的吗?加了班能轮休吗?
职场和生活一样,加班和朋友借钱一样,应该是救急不救穷。一个紧急的项目,需要我加几天班,相应的我能收获经验和知识,这买卖合算。
可怕的是996常态化加班的公司:它以制度的形式剥夺了员工的私人时间和个人成长的时间,还让员工习以为常。这些公司真的核算过工作量的确需要用996来完成工作量吗?还是仅仅以这种方式把员工绑在公司里?
此外,既然是生活中借钱,有借有还嘛。这次我帮你一把,下次你帮我一把:老板急需我的时候我加了班,那么我家里有事需要请假的时候,领导会毫不犹豫的批假吗?
所谓弹性工作制,是种互利模式。你希望员工可以为公司救急,企业也得给员工提供便利吧。
学会伸手要资源
很多公司都会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独立拼搏的精神。
就像当年要求医生做白衣天使,老师做灵魂建筑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事实上,在职场光靠自己拼,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光奉献不索取,也需要伸手要。
要什么?
资源。当老板给你一个很难的任务时,直接拒绝,显然不是*好的选择。认真考量老板说的到底有多大可行性,再思考你到底需要多少资源来完成。之后给老板一个有理有据的总结汇报:要想达到老板您的要求,我需要哪些资源。
如果老板靠谱,自然会认真对待你的要求。如果老板给不了相应的资源,还要你艰苦奋斗,苦中作乐……你也懂应该怎么做了。
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当有你中意的岗位空缺出来的时候,就算现在的岗位缺不了你,你照样应该勇敢的告诉老板,我希望到那个岗位尝试,学习更多。现有的岗位我可以兼任,等招到合适的新人,我也会好好培训ta,帮助ta迅速适应。
如果老板靠谱,一定会为有这样上进的员工而庆幸。
职场不像家庭,你客气你矜持,爸妈仍会把你*爱的菜留给你。职场上,争取资源并不丢人。你不去争取,别人会争取,你要做的是向领导证明你的能力和成绩配得上他提供给你的资源,这是双赢。
职场上不要全靠自己,要找师傅
职场上很流行一句鸡汤:
学生时代有老师,到职场上就要靠自己,别指望有人教你。
咪蒙在《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里也说过类似的话: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来指导你。
职场上同样需要老师,需要有人指导新人。我承认,确实有不少职场老人不愿意传授经验,给新人培训指导,受益*大的除了职场新人外,还有企业啊。所以公司有义务指导新人,有义务激励老员工指导新人。
没有老师,我们新人也许也能摸索出成功的路,但那必然更加艰辛。实际上帮助新人迅速融入,对公司的发展也很有价值。
企业没有意识到培训新人,让新人迅速上手的重要性,而有些老员工担心新人抢了饭碗,故意不教新人,反而编出毒鸡汤:职场都别指望有人教你。
对于这种企业,职场新人能躲就躲——这是不欢迎新人的文化。你在这里即使能通过百倍努力获得成功,但这种程度的努力可能已经让你在一个友好环境下,取得3-5倍的成就了。
新人进入职场后,要以谦虚的态度抓紧时间找自己的导师,如果找到,别人给了你帮助和提点,记在心里。未来有机会,记得感恩。
能聊天不代表沟通能力强
不少年轻小伙伴都认为:善于沟通=性格外向,能聊天能侃大山。认为自己很能聊的小伙伴们当然不吝惜将出色的沟通能力放在自己的简历上就来投递咨询公司的岗位了。
事实上,沟通能力并不仅仅说你口吐莲花,拽上客户吧啦吧啦侃上小半天,唬得客户一愣一愣滴。
在我看来,沟通能力首先在于听,听懂客户的需求,更能听懂弦外之音——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参加过一个培训,隐约记得考官出过一题:如果客户做出错误决策时,应该如何说服他?有人说讲述过去的成功案例;有人说用数据分析的结果说服客户;而正确答案是继续听,了解客户为什么会这么说,而非急于说服客户。
提问也是沟通能力中重要的部分:客户说准备来年上一套弹性福利体系,身为咨询顾问可不能点头回家做方案去了。为什么客户会有这种想法?是全球总部的要求?还是员工调研的反馈?抑或是竞争对手上了这样的福利?出色的顾问能够提出有效的问题(ask effective question是顾问培训中的必修课),迅速了解客户决策背后的原因。只有了解了客户需求背后的动因才能提出靠谱的解决方案。
刚刚进入职场的小伙伴们,很容易想当然,又怕问多了露怯(我当年也这样),于是乎,干活就靠猜:领导应该是这个意思/客户估计要的是那个东西。闷头苦干,然后发现完全不是对方要的东西,遇上脾气暴的主,还会发火训自己。
小伙伴不免怀疑人生,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没人看到?
我教各位从一个小技巧入手,每次别人在说的时候,立即拿笔记下来;别人说完,你确认一遍:“领导您希望我们做的是ABC三点,对不对?”,等到领导/客户确认后,再接着邮件补刀:我们刚刚开会达成三点内容,分别是ABC。接下来,保持定期更新:A完成了B还在做C还没开始启动。让对方心里有底。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riel

CICPA会员(非执业),ACCA准会员,某世界五百强汽车企业多年财务部门工作经历,从事总账会计财务分析等多个岗位,参与共享中心建设、报表自动化合并等多项大型集团项目。实战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扎实,主要教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授课思路清晰严谨,又不失趣味。善于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复杂的知识,帮助同学们理清知识点脉络,把握课程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