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到底难不难,难在哪?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1-17 14:37
阅读:1853次

注会难不难?
1.难,好像一提注会,大家总是望而生畏!
2.注会内容比较多,学习周期相对于会计从业而言比较长。
3.比如我们学习初级冲刺60天就考过了,但是注会几乎不可能短时间内突击考过!
4.科学的安排计划2-3年的时间,每天坚持学一点,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去掌握这些注会的知识。
5.我知道一提注会你就恐惧,可能看过网上的帖子,可能听亲戚朋友说过,但是真实的情况只有你考过你才知道,绝大多数人考不过不是因为难,而是自己半途而废了!
6.你下定决心,把考注会当做是你人生中“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咬牙把她考下来,到时候对于你自己的工作,对于你的家庭,和你以后的人生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注会难在哪?
首先:难在知识点的深度。注会考试是贴近政策与实务的考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认真的学过注会的相关课程,在实际应用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为此,注会专业阶段考试中,相关教材在每年都会更新,更新程度以当年的财政政策变化和相关实务中的实际案例为参考。在这几年大家直观的感受就是政府的“减税降费”,所以这几年《税法》的变动幅度是较大的。同理,其他教材为了更加贴近政策与实务,也会相应调整,即使在正常年度,也会保持10%-20%的更新程度。这就对知识点的新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所得税知识点,在专业阶段中,不但需要掌握应付税款法,还要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而就要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等,而且这仅是对“所得税”这一个知识点的考察。
其次:难在知识面的广度。单就专业阶段《会计》教材而言:2017年二十一章90万字,2018年三十章105万字。所增加的章数可以说是对整体内容的调整,使其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换句话说就是知识面广度的延伸;所增加的字数可以说是对知识点更深入和针对性、实务性的解读,可以说是全覆盖的考察。给大家举个直观的例子:四大名著中《西游记》90万字、《水浒传》100万字、《三国演义》100万字、《红楼梦》120万字,而《会计》教材没有起承转合、人物介绍,全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法条、案例解析,所以这就足以说明其知识面的广度了,重要的是在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从后面翻到前面,从前面找到后面,因为前面有“长期股权投资”,后面有“合并财务报表”。
再次:难在知识运用的综合性。注会考试的高度和专业性就决定了其对知识点考察的综合性,不是对一点一面的考察,而且是全面、综合性的运用。依然以专业阶段《会计》为例,一般卷面100分,45分为客观题、55分为主观题,客观题有部分是针对一个知识点的考察,而主观题是全面的考察。这时就要放弃对一个知识点的思考,而要全面、系统的了解实际业务。如:“长期股权投资”是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核算?处理长投时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与调整、“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商誉”的列报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政策与会计变更”等等,这本身就已经突破了教材中单一知识点的限制,提高到了实务中案例的运用。
最后:难与不难?这只是个人主观感受问题,其他人都回答不了。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只有自己趟过了才知道深浅,因为它既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我们要做的就是:趟过去,然后再说。
【注会学习安排】:
建议你先把基础打扎实,可以初级和注会一起兼顾,等5月份考完初级,开始全力以赴准备10月份的注会。
1.建议规划2-3年考试通过考试:
第一年:学习三门,会计--经济法--税法,初级考的《初级实务》《经济法基础》就是和这三门课直接相关,算是理论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起来上手容易,而这三门难以搭配,科学合理。
第二年:再攻克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难易搭配。
2.另外,注意CPA是长期计划,需要慢慢学习,长期积累,学习过程中每一门课都有几个很难啃的章节,比如税法里的增值税,再比如会计里的金融资产.......你要记住的就是,千万不要放弃个别疑难章节肯定是学4遍5遍才能掌握透彻的,埋头学,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走进考场,你就赢了一半!
3.最后,期待你考过之后拿到CPA证书,找到一个月入1.5万以上的工作,记住,对于一个注会来说月入1.5万是标配。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ally

“零基础备考月均通过一门”成绩创造者; CICPA持证人,10+年高校CICPA教学经验,专业能力强,教学成绩突出,多名学生毕业即通过CPA考试,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用自身经历帮助学生迅速把握重点,善于分析和总结,注重学习方法和应试策略,个性温柔,风格幽默,深受学生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