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审计要做到“望闻问切”这四点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9-12-09 14:13
阅读:2289次

在现场审计的时候,审计人员不仅要面对堆积如山的会计资料,还要与从事该行业多年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行家里手相周旋,要想取得满意的审计成果就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结合现场审计的实践,认为如果能做到“望”“闻”“问”“切”这4点,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望”,就是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不同的方面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视,“横看成岭侧成峰”,用多方位的视角加深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
“望”的过程可以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这样就可以把握审计节奏,掌握审计要点,确定正确的审计步骤,从而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的“望”,可以先从群众和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要“望”出来这个单位是做什么的、做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从政府或主管部门的角度来审视,要“望”出来社会需要它做什么、它是怎样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从审计的角度来审视,要“望”出来它是否依法合规地做了这些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取得了最佳的效益。此外,还可以通过实地查看、研究报表等宏观数据和有关资料,“望”出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年度内的工作重点和盲点。
所谓“闻”,就是在现场审计开始和现场审计过程中,多听一听各个方面的声音,增强自己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责任人在微观上的认识。
“闻”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倾听社会和上级部门的声音,也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的声音。这些声音不止对现场审计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有时候还能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审计中的盲点和遗漏。“闻”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能从漫不经心的只言片语中不动声色地抓住审计线索,要从人云亦云、司空见惯的话语中“闻”出审计所需要的信息,要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人员和管理者对有关业务或问题的解释中“闻”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闻”是从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结合已掌握的审计资料和确定的审计事项,加深对被审计业务的了解,从而发现新的审计线索。
所谓“问”,就是在现场审计中要多动动脑筋,多问一些为什么。有些问题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其中大有蹊跷。在现场审计中,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不要因为被审计单位的轻描淡写或故意搪塞而错失发现重大问题的良机。同时,“问”本身也是个技术活,怎么问、问什么人、什么时候问,都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在经历了“望”“闻”“问”之后,就可以找到审计的“切”入点了。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宏观了解和微观分析以后,要在发现的审计线索中对问题进行分类,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找到审计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这样才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审计效率。
也就是说,明确了方向后,对重点审计的问题还要精审细“切”,这时就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运用所有的审计手段和工具,对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筛选,发现审计难以发现的问题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仅要 “切”出问题的“量”和“质”,还要“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现场审计的真正目的。
来源:《中国会计报》12月6日7版
CPA考下来多少钱,10S算出来!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atherine

ACCA会员,澳洲新西兰皇家会计师协会ACA会员,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税务咨询,参与过世界头部企业税务筹划和抗辩案例,多年新西兰事务所会计&税务咨询及金融工作经验。 6年+财经培训经验,现任多所知名高校ACCA/CPA/CMA方向班特邀讲师。温柔耐心,逻辑清晰,亲和力极强,崇尚清新和技巧型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在国外国内多地的经历让授课更加立体生动,善于将中外税法串联起来,同时传授实务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介绍实习工作;是学生眼中的成长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