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离程序员的第二年,我考上二线城市事业编制,互联网再见!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11-15 14:07
阅读:1680次
如行尸走肉般的躯体,被职场倦怠折磨的奄奄一息。物价房价疯了一样的涨,现在更是连猪肉都吃不起了。可怕的是,裁员潮已经来了。
近日,有脉脉网友爆料,新浪阅读业务线几近全线解散,裁员率高达90%。下午两点通知,五点拿到离职证明。赔偿N+1,年假翻倍,现场结账,原地解散。
突然一下,一批人就陷入了失业危机。
前段时间,一个帖子在网上炸了锅。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一名自称复旦的研究生,放弃阿里、百度等知名互联网大厂的Offer,选择了月工资2500的邮政局工作。理由很简单:互联网人熬不到中年,而事业单位则是长期饭碗。
消息一出,很多人躺着中枪:"我才35岁,互联网却已经没我立足之地!"
01
互联网人35岁后只能等着被裁?
不知从何时起,网上就流传着"中年人逃离互联网"、"互联网不要中年人"等言论,伴随着各大互联网的大规模裁人,似乎印证着"互联网人过了35岁就死路一条"的规则。
但一叶障目,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到中年的互联网人都难逃被裁的命运。只是那些反复吃老本,停滞不前的职场老油条才没有未来。比如前阵子大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面的苏明哲,人到中年失业,但他深陷于自己过去成功堆砌的盲目自信中无可自拔,更是放不下名校毕业生的身段,高不成低不就的,让自己处于一个既尴尬又被动的境地……
而那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中年互联网人则是无所畏惧。前段时间,处于本命年的老林选择了离职,朋友们不解,问其缘由,他娓娓道来:"在一个公司10年了,职位一直得不到晋升,与90后的小萌新竞争少了年龄的优势,那我为何不在我有优势的地方去竞争。"
现在的老林凭借自己多年来的技术经验和积攒的人脉,开始了创业,主做技术开发。
互联网人不惧中年,只是怕安于现状,停滞不前的老油条。一个人如何自己不去主动改变,那任谁也改变不了你,若你自甘堕落,那接踵而至的便是痛苦和不幸。
02
"远离程序员的第二年,我考上了事业编制"
在互联网职场论坛上,小编还看到过这样一条信息:
一互联网码农,在远离程序员的第二年,考上了老家二线城市的事业编制,工资4K、公积金4K、年底绩效3W7。
好像一个孩子得到了盼望已久的东西,挥一挥衣袖,转身和互联网说再见:"下一个小目标,遴选上岸公务员!再见互联网,再也不见!"
其实,像上面这位程序员遇到的问题一样,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是选择私企大平台,还是直接考个公务员?
这个问题,无非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现实中,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太清楚自己应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只是一味地觉得自己毕业了,该找工作养活自己而已。
03
如何成为职场赛道上的自由变道者?
首先,找工作不能慌不择路,应该有个初步的规划。比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尤其是回顾过往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有哪些能力,以确定求职的行业及岗位。找到差距,并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勇敢地投递简历和面试,同时根据面试官的反馈,再进行进一步的行动调整。
其次,不恋安逸保持成长。在职场,若要在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时候可以充满自信,就不要贪图安逸,而是保持成长。在工作之余,多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比如考证,要让自己一直保持着折腾不息,奋斗不止的成长状态。
最后,练就随时应对未来的能力。不同的职场跑道意味着沟通环境不同、技能要求不同、经验需求不同。所以,在做好目前的工作之余,一定要积累其它领域的技能和经验。
总之,没有什么是非常态的,存在便有它的理由,我们要做的就是见招拆招。
永远不要让职场适应你,而要主动适应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