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就业观,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10-29 14:23
阅读:1213次
“工资要高啊”
“收入和付出成正比啊”
“必须是大企业啊”
“先干两年,工资不好就跳槽啊”
“一定要在应届的时候找个大企业,不然多亏啊”
“早知道当初就多考两个证书了”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多上上学校的职业规划课”
“先去大城市晃悠两年再说”
……
伴随着十月的结束,金九银十的2020秋招即将结束,身边有朋友每天疲于各种各样的宣讲会,期盼着找到一个符合自己标准的工作。作为90后的一位,他们现在在找工作的时候抱怨总是多于舒坦。而从艾瑞研究报告中,也可以看出:现今的就业形式。
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就业观呢?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和我们自我认知的问题。在大多数的我们看来:铁饭碗不再是我们唯 一的追求,拼搏、奋斗才是我们期待的,但是,同时我们希望有付出和收入成正比的结果。
说起择业观,还是先简单说一下找工作的小tips,仅供大家参考!
1)宣讲会信息的搜集
一般来讲,我们会选择关注一个发布各个高校就业宣讲会信息的公众号,选择一个意向工作地搜集信息比较全的网址(类似的招聘网站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关注啊)。
2)笔试题目的搜集和练习
牛客网应该算是内推码和笔试题目比较齐全的地方,大家找工作的可以看看。
3)面试技巧的分享经验贴
面试技巧是在面试中很重要的,一般在校的学生都是可以找学长学姐咨询,如果没有学长学姐为你解惑答疑的话,可以多去牛客网看看。
4)关于应届生就业你应该知道的事
临近毕业前,你会看到花样百出的文章,都在写:大学时代应该考的证书,然后财会证书就有好几个,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考一考,为自己的求职增加一点竞争力嘛。
其实,90后择业观不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竞争太激烈,让每个人在工作的时候或者工作前,都崩成一根特别紧的琴弦(可是,蹦的紧了,未必是好的,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是好的应对一切的方法,反正我喜欢这种快中有缓的感觉,让自己整个人放松,才能更好地备战嘛)。
择业观水平的高低其实还跟两个因素有关:职业规划的制定;第二,辅助技能的提升。关于职业规划方面呢,我们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学校公开课或者一些网站上找一些职业规划的资料看看,参加一些培训会,帮助自己了解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制定符合自己专业和未来发展的规划。至于另外一点,辅助技能的提升方面。我们的着眼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提高我们的英语能力;多参加社团活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多考几个和专业相关的证书(等到工作了,你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备考了)……
讲个身边的例子,让大家看一看有准备的求职是多么美好!(丝毫没有求职期的社会残酷性)
A同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大学(top 50),本科某211;求职地点:上海;企业类型:某上市公司投行部;实习经历:三段相关求职类型经历;专业证书:CFA®、AICPA和国内基本专业证书。
求职经历:因海外毕业时间与国内不同,毕业时间1月份,回国后开始找工作,已于今年六月份入职!从回国开始,他没有盲目的投简历,很有针对性的对自己意向的几个单位投递简历。笔试题目是自己平时一日一练的内容,面试经验贴在牛客网看了很多,重要的是还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平时积累了很多专业的词汇)。明确的目标、充足的准备、自身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过关,这种种因素让他就在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收到了他意向公司的offers。
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说很难找到薪资和平台都符合自己要求的,可是,你在找工作前真的做了该做的所有准备吗?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可你不寻找机会,不做准备,你还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吗?
我们每个人对待择业观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所处高度的的起点;而我们为之奋斗付出的努力,就是决定我们未来所处长度的终点和宽度。
90后的小哥哥小姐姐,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的自己!大家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