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报告:薪酬原来差这么多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0-25 09:58
阅读:1050次

这期数据报告我们来聊聊会计这个行业,之所以会突然想起要聊会计,是因为同事告诉我在统计数据时发现,会计的男女比例其实没有想象中的夸张,以广东为例,这个比例大概是38:62。
虽然依旧是阴盛阳衰的局面,但四六开的比例在许多行业也是常态,然而这可是会计啊!
会计行业向来以阴极盛阳极衰出名,许多人事HR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招聘个财务人员面试到*后剩下清一色都是女生,男女眼中不平衡才是我们认知中会计行业的常态。
于是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也为了这意料之外的专题,我又去搜集了大量统计资料,这其中我意外地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数据对比。
如果只看上图进行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可能会让不少人感到气愤,难道会计行业公开歧视女性吗?
凭什么男性工资普遍高于女性,而且工资差距还在逐年扩大?
可联系现实情况,每个岗位的工资都是早就订好了的,HR总不能在招人时发现来了个“稀有”的男会计,于是决定加下工资??
而行业本身也不会允许给不同性别制定不同的工资制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不同性别间的薪酬差距呢?为此我找到了注册会计师的相关统计数据。
CPA即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会计行业*有含金量的考试,注册会计师也代表了中国会计审计人员的高水平。
而这些行业人才中,男女比例基本达到平衡。但比较起事务所合伙人时,男女比例却被重新拉开,而且是男多女少。
如果对这个数据没什么感觉,我们不妨再说个生活中的现象。
虽然在招普通财务人员时几乎清一色女生,但如果我们去观察公司的中高层财务人员,就会发现公司的财务经理甚至是CFO中,男性占了半壁江山,这时的男女比例跟上文中事务所合伙人的比例是相近的。
会计行业实际没有严重的男女不平衡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中高层与底层的不平衡。
从会计朋友的口中也证实了这点,他说其实公司在选择高层时确实会更偏好男性,这并非是性别歧视,而是许多女会计总是缺少一些“信心”一类的素养,不得不承认女性确实偏感性,而男性大多更为理性化,因此女会计往往更注重细节,而男会计则更能向宏观方面考虑。
虽然理由或许是错综复杂的,但这都不应该形成职业的思维定势,男性不能做事细致认真吗?女性就不能有大格局观念吗?
只要愿意打破思维惯性,做好职业规划,那些看似弱势的特点也能与职业相衔接,成为职业发展的优势。
会计该去什么企业
既然聊到了会计的薪酬,正好也谈下会计该去什么企业。
干哪行?做什么职业?在什么企业?这夺命三连的威力可一点也不亚于哲学三问。
选对企业不是件容易事,甚至被当成一门学问。
虽然很多人将“有能力的人去到哪都能发光发热”当做信条,包括我自己其实也很认可这点,但不可否认你的能力是需要有足够施展拳脚的空间的,而企业所提供的平台大小就是你的能力所能发挥的极限。
选择国企福利待遇确实比民营企业要好,选择外资工作时间就是比国内企业要规律健康,而选择创业公司,确实要比别人有胆子......
可无论你选什么企业都不是你想便能去的,根据高校人才大数据的统计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数量分布有着极大的差距。
外资企业在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前,一直都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好选择,不只是工作时间的规律,在薪资上也非常可观。
但在高校人才大数据采集的数据中,我们通过将薪资分成不同等级,发现外资的平均高薪其实更多是被高层的薪资拉高的,所谓的高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无缘消受。
外资企业在2-4K、4-6K、6-8K这三档薪资水平下,同民营企业的薪酬分布其实没有太大差别,而在高薪区间对比国企似乎也缺乏竞争力。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 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anja

CMA会员,CIMA会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多年德国工作留学经验,5年CMA教学经验,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又不失幽默亲切,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上课带动性强,善于举例与互动。讲解逻辑严谨,公式推导清晰,学员理解轻松。归纳总结清晰,授课有方,学员快速记忆。考点把握准确。以“用一生的精力上好一堂课,启迪一代人的心灵”为教学理念,教学班级CMA通过率超过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