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学习指导 > 不再温情的互联网大厂,与35岁危机的残酷真相!

不再温情的互联网大厂,与35岁危机的残酷真相!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0-14 13:59

阅读:1378

互联网行业插根扁担就能开花的好日子结束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曾经只与增长、高薪等词眼挂钩的互联网公司们也开始传出裁员消息,寒意从彼时持续至今。一级市场募资出现困难、一二级市场估值普遍“倒挂”。作为行业的神经末梢,中小规模公司*早感知到变化,经营不善的公司选择关门。此后一路传导,到今年上半年,巨头们也开始采取行动,不再温情脉脉。


35岁这场变化中的敏感词,在许多公开信息中,35岁以上员工是裁员的高危人群,对于这种说法,一部分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人因此而陷入焦虑——没有人能够阻挡时间的前进,35岁是每一个职场人都必然会经历的时间节点。


*区失效

在解答35岁为何会成为职场高危人群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企业裁员——或者换一个更温情的词“优化”——的逻辑是什么。

与离职员工谈话,是身为HR的职责之一。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某业务线的HR BP,今年上半年,董菁这方面的工作明显增多了。

坐在董菁面前的员工们大多是疑惑不解甚至愤怒的,因为与惯常认知不同,被列入裁员名单的员工并不都是绩效表现不佳的人,相反,有些人过往业绩可以说非常*,这成为董菁与员工谈话时的*大考验。

然而,职场没有*区。

在业绩上有过突出贡献不代表*。拿过公司级业务奖、获得高绩效评价的员工,一旦不适应业务需要,也会被列入“优化”范围。


摸爬滚打升到管理职级也不代表*。部分以员工关怀、管理风格温和著称的巨头,管理层优胜劣汰开始被下达硬指标以实际推行——优化管理团队是更高级别管理者的考核标准之一,如果出于种种目的想要护住下属无法完成淘汰指标,那其自身绩效也要受到影响。压力就这样层层传导。

身为某大厂中层管理层,黎澈虽是裁员的执行者,但同样心有戚戚:“被裁的员工里有申请公司无息贷款买房的中年未婚女性;也有非常认可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对公司非常忠诚和热爱的老员工,但是忠诚没有价值,说白了这就是门买卖。

事实上,裁员的实际执行中,35岁并不是一条一刀切的红线。

年龄只是一个笼统指标,“35岁危机”本质上暴露的是知识结构、工作效率和体力与公司现有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危险确实存在而且愈加迫近。

大部分员工并不知道,董菁负责的业务线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悄悄优化了100余人。裁员没有波及自身,变化便很难具体感知到,但焦虑却在无声中蔓延。

“那些被裁的同事离开公司后,就再没有消息,我真的很好奇,他们到底去哪了?”


离开大厂后的下一站

习惯了大平台的工作节奏、工作氛围、福利待遇,突然离开,对任何人都是考验。能够安然度过考验,关乎的不仅是能力,还有心态。

杨超曾经是某互联网小巨头的中层管理者,44岁,属于标准高危人群,今年6月份,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权衡,他选择主动离职。

今年上半年以来,杨超选择离开的这家互联网小巨头同样缩紧了钱包。

新环境下,企业制定了更细致的发展策略:“公司现在更讲究人效、钱效,惯于定目标。比如去年的月活是5000万,今年月活的目标是1亿,业绩翻一倍,团队也会翻一倍,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如果到了年底发现目标没有完成,那就说明有人没干活,或者没干好,就需要裁掉。以此标准来梳理公司整体团队,1/3是必须要留的,1/3可以辅助核心团队,剩下的就属于可被砍掉。”


“员工可能看不清楚领导每天都在干什么,但上面看下面其实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你感受到了压力,那么你的领导感受到的压力要比你大三倍。”

杨超透露,公司“今年总监走了都不会再招,情愿砍事也不愿意多招人,有一个业务负责人走了,公司直接把他的团队和其他团队合并了。”

但杨超主动离开并非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职业机会。离职前,他的生活被工作严重侵占,一度严重掉发,脖子上长了巨大的包。

下决定前,杨超曾征询亲友意见,大家分为两派:安稳或者转型。安稳派认为,杨超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稳妥是*位的;转型派与杨超有同样的担忧,如果现在还不转,等年纪更大一些遇到危机,就没有腾挪的空间和机会了。

六月份忙完离职交接事宜后,杨超在家躺了几天,他说,“那种疲惫感是从骨子里渗出来的”。离职后的杨超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生活习惯方面的转变,两个月内瘦了20多斤。

回想之前的工作状态,一进公司就在工位上对着电脑,午饭晚饭都是叫外卖。*至少三杯咖啡,不然脑子撑不过来,还会摄入大量含糖饮料,身体很快发胖,更重要的是“垃圾”会在体内堆积。

写字楼下通常停满外卖车


据杨超观察,离开互联网大平台的35岁中年人们去向无非几个:开淘宝、做微商、卖保险,或干脆转行,比如开店,哪一个看起来都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但也都很“鸡肋”。接下来的职场人生,杨超的计划是先自己干一摊事,同时也看机会,如果有特别合适的,不排除回到大平台的可能。

上有老下有小的35岁中年人们,如果因职业发展遭遇瓶颈甚至挫败,有可能再也跟不上时代潮流,从此一蹶不振。

在知乎热门问题的一个回答中,一位被裁的经理在离职前*和一同被裁的组员说,“以后工作要考虑职业发展和延续性,要增强自身的能力,做含金量高一些的工作,这样可替代性低,被裁的可能性小,或者以后即使被裁,因为有实力,再找也不难。”

面对这个普遍存在又无法回避的危机,似乎并没有人给出特别明确的解决办法。

一切只是回到原点。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找我聊聊好不好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