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倒计时8天,《会计》的50个易错点要掌握!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10-11 13:54
阅读:2685次

会计的知识点太多了,很多易错点“防不胜防”。而你自己想找漏洞几乎就得全过一遍,不仅效率很低,时间也来不及,怎么办?
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查漏补缺”。下面的52个问题,同学们先在心里回答一下,再去看答案。对于背不出来的部分,建议收藏文章,等“补缺”后再来挑战。
Q:
1. 哪些交易或事项体现出“实质大于形式”?
A:
下列事项体现实质大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① 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
② 关联方的确认和商业实质的判断;
③ 企业合并中购买日 / 合并日的确认;
④ 融资 /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作为使用权资产核算;
⑤ 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判断;
⑥ 可变回报的判断应当根据合同安排的实质而非法律形式;
⑦ 按照售后回购交易的本质将其作为租赁交易或融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⑧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入商品(或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⑨ 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将非负债但附有强制付息义务的优先股确认为负债);
⑩ 合并范围的确定(将非因拥有股权外的其他因素而能够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
提醒:今年重点掌握⑦和⑨【均属于教材新变动点,今年考试概率极大】
Q:
2. 金融资产重分类,非投转投,股权转换导致的核算方法的改变以及非流动资产转换为持有待售资 产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
A:
以上4类变化均不属会计政策变更,也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属于考试中的常见混淆事项!
提醒:重点掌握3类会计政策变更:存货发出计量方法的改变,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其次重点掌握4类会计估计变更:折旧/摊销方法的变更与使用年限的变更;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变更;预计负债的变更;履约进度的变更
Q:
3 : 判别原材料减值的流程第一步是先判别产成品是否发生减值吗?
A:
NO,需要先判断该原材料是继续加工还是直接出售。若继续加工,则该减值处理需要优先判断产成品是否发生减值,从而确认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至完工将发生的成本)。若直接出售,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估计费用。
提醒:存货减值常见几个坑如下:合同价格的优先使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货信息的干扰 ;与存货账面价值与存货账面余额的混淆
Q:
4 : 与存货相关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影响当期损益吗?
A:
NO,与存货相关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计入制造费用,而非当期损益;
提醒:与除此之外的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Q:
5. 自营建造固定资产领用的工程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需要视同销售吗?你能想到哪些需要视同销售的交易或者事项?还能想到哪些明明销售却不确认收入的事项吗?
A:
① 无需视同销售,按照成本结转;
② 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企业应当视同销售;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作为非现金对价换取子公司或联营企业股权(长期股权投资)时,则应当视同销售。
③ 售后回购,根据合同条款的具体规定,可能不确认收入,同时将该事项确认为融资交易或租赁交(实质大于形式的体现,真的是重点!!!)
Q:
6. 什么时候需要对固定资产停止计提折旧?什么时候仍需计提折旧?
A:
① 发生下列事项。企业需要停止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提前报废;后续期间发生更新改造;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房产(投资性房地产);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固定资产。
② 发生下列事项。企业仍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期间;
Q:
7 : 何种折旧方法在开始计提折旧时无需考虑净残值?3种折旧方法都掌握吗?
A: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开始计提折旧时无需考虑净残值,在最后两年需要考虑。
提醒: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和年限平均法3种折旧方法必须掌握!
Q:
8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影响营业利润的计算吗?
A:
不一定;出售和转让产生的损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影响营业利润的计算;报废与毁损的损益计 入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营业利润的计算。
提醒:一定要熟练掌握利润表的递进关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Q:
9 : 购买环保,节水等设备,抵减的是应纳税所得额吗?还是抵减应纳所得税额?2018年12月新购入单位价值为400万的固定资产,当期需要确认多少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A:
① 确认购买环保,节水等设备抵减的是应纳所得税额(应交税费) ② 确认100万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提醒:若购买购买环保,节水等设备当年应交税费小于可抵扣额,差额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Q:
10 :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买的用于构建自用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应当确认为存货吗?土地使用权该确认为固定资产吗?无形资产吗?存货吗?投资性房地产吗?
A:
① 不应当确认存货,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② 无论何种企业购买的用于构建自用房产的土地使用权,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无论何种企业用于出租或增值的土地使用权,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无论何种企业购买的房地价款很难在房地之间分摊,土地使用权应当确定为固定资产;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买的用于构建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应当确认为存货
Q:
11 : 研究开发阶段的支出什么时候可以资本化?相关会计分录会写吗?研究开发阶段的加计扣除政策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吗?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一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吗?
A:
① 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后的支出应当资本化。
② 我会写,你会吗(真的会考)
③ 不确认,理由: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不属于企业合并, 且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④ 不一定,若内部研发的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则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Q:
12:商誉属于无形资产吗?商誉在个别报表确认吗?商誉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吗?商誉的计算公式你掌握了吗?
A:
商誉不属于无形资产;商誉不在个别报表确认;商誉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
商誉=合并成本(持有子公司股权在合并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子公司持股比例
Q:
13 : 固定/无形资产如何选择折旧/摊销方法?是根据与之相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吗?
A: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 ; 不应以包括使用固定/无形资产在内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为基础进行折旧
Q:
14: 购买(或出租)固定/无形资产支付(或收到)的现金属于何种现金流?固定资产非正常毁损收到的补偿款属于何种现金流,同时毁损的损益影响营业利润吗?
A:
购买固定/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租固定/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属于营业活动现金流;固定资产非正常毁损收到的补偿款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固定资产非正常毁损产生的损益不影响营业利润;
提醒:存货非正常毁损收到的补偿款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
Q:
15: 2018年12月1日甲公司支付1000万购买专为转售而购买的写字楼(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条件),预计2019年1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转让合同,将发生50万的费用但2018年12月1日尚未确认转让价格,购买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与支付价格一致,问该事项影响当期损益吗?
A:
影响当期损益,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 950
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银行存款 1000
提醒:该事项下(直接出家)初始计量确认的减值不能转回
Q:
16: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何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分录怎么写?若考虑所得税因素,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
A:
非同控合并报表会计处理中需要将子公司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存货由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
贷:资本公积
该评估增值事项若考虑所得税因素,应产生递延所得税费用,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提醒:非同控(免税)评估增值事项一定产生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考试不会你也蒙它!
Q:
17:母子公司,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标的分别为存货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分别如何转回?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合并报表若考虑所得税因素,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未实现内部损益需要分摊给少数股东吗?还是什么东东需要分摊给少数股东(小提醒:外币财务报表)?
A:
① 存货通过销售转回未实现内部损益,固定/无形资产在购买方使用期间转回未实现内部损益 ② 确认递延税资产
③ 不一定,只有逆流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损益需要分摊给少数股东
④ 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需要分摊给少数股东(计入少数股东权益之中)
提醒:合并报表未实现内部损益若考虑所得税因素,一定确认/转回递延税资产,不会也蒙它 ; 逆流交易抵消应收应付的未实现内部损益无需分摊给少数股东(应试)
Q:
18 : 投资性房地产(公)在何时确认其他综合收益,该其中综合收益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影响吗?
A:
① 非投→ 投(公),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时,其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② 需要考虑递延所得税影响,而且肯定是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提醒:该事项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参与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不影响当期应纳所得税额
Q:
19: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公)时,转换期间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与持有期间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结转吗?若结转,相关结转分录影响当期损益总额吗?
A:
① 需要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当中。 ②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影响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中不影响当期损益总额
Q:
20:投资性房地产(公)的税会差异需要进行何种纳税调整?
A:
① 投资性房地产(公)当期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进行调整,确认的是收益则调减,确认的损失则调增,
② 同时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会计上不确认折旧),纳税调减
③综上两个因素,总体当期纳税调增,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总体当期纳税调减,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Q:
21:哪5个资产的减值不可以转回?其中哪一个比较“特殊”?
A: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与商誉的减值不可以转回 ; 商誉的减值比较特殊,期末无论商誉存在减值迹象,企业均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提醒:应试记忆非常简单,除以上五种资产的减值不可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均可转回。
Q:
22:可收回金额中的公允减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考虑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中包含已经做出承诺的重组事项相关的现金流吗?
A:
不考虑; 包含
提醒: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相关的现金流才无需考虑在未来现金流当中。 日常修理费用包含在未来现金流当中 VS 资产改良支出补包含在未来现金流当中
Q:
23: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发生减值了吗?
A:
该资产未发生减值
提醒:可收回金额当中未来现金流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中任意一个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意味着可收回金额一定大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因此不发生减值。
Q:
24:哪一阶段的金融资产减值会影响其后续期间利息收入的计算?哪些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金融资产减值有3个简化会计处理(2019新增)?
A:
金融资产第三阶段减值才影响其后续期间利息收入的计算;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
金融资产减值有3个简化会计处理,如下:
① 对于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企业可以直接做出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假 定,直接按第一阶段的方法计提减值(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具有选择权)
② 对于不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企业应当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 失计量损失准备(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没有选择权)
③ 对于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企业可以始终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 计量损失准备 (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具有选择权)
提醒:
①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首先考试大概率不会要求大家计算预期信用损失,而直接告诉你损失金额,要求你写会写分录;
②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的股权投资无需减值,而债权投资依然需要计提减值。 ③ 金融资产减值3个简化会计处理务必掌握定性考点,“应当与可以”属于易混处,同时该简化会计处理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重要性。
④ 同学们需要了解金融资产减值计提的损失是因为信用风险导致的。
Q:
25:其他债权投资的减值影响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吗?(想想分录?)
A:
影响;假设其他债权投资期末公允价值下跌100万,其中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确认减值30万,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 100
贷:其他债权投资100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0
你把这2个分录撮在一起
借:其他综合收益 70
信用减值损失 30
贷:其他债权投资100
提醒:信用风险导致的公允价值下跌确认为信用减值损失,但除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导致的公允价值下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二者其实均影响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分录说明一切!
Q:
26 :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条件是?【直接出家与半路出家不同哟!】持有待售的资产一定不能使用吗?
A:
自用非流动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半路出家),需要同时满足2个条件
① 出售极可能发生(管理层已做出决议;获得购买承诺;一年内交易完成)
② 可立即出售
购买专为转售的非流动性资产在购买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直接出家),需要同时满足2个条件
① 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② 3个月内满足其他条件(可立即出售,管理层已做出决议;获得购买承诺)
持有待售的资产即使使用也可能无需剔除持有待售类别,理由:若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仍继续使用,但使用带来的价值对于预计通过出售收回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则使用行为不影响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Q:
27 : 持有待售资产涉及的减值损失到底能不能转回?
A:
划分为持有待售日确认的减值(直接出家不可以转回,半路出家可以转回) ; 划分为持有待售日后确认减值(直接出家和半路出家都可以转回)
Q:
28 : 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专为转售而购买的子公司产生的经营活动损益(销售商品收入,成本费用 等)应当作为持有待售经营损益列报还是终止经营损益列报?
A:
应当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
提醒:
① 该考点去年考到一整道计算分析题,今年再考主观题概率偏低,但是考到客观题的概率依然挺高。 ② 辨别是否是终止经营是区别列报损益基础!
Q:
29: 还记得昨天说的2类需要在母公司和少数股东之间分摊的情况吗?商誉的减值需要分摊给少数股东吗,计入哪里?少数股东权益吗?
A:
① 逆流交易的未实现内部损益需要在母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分摊(应收收付除外);子公司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需要在母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分摊;以上二种分摊均影响少数股东权益。
② 子公司商誉的减值仍然需要在母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分摊,但由于少数股东的商誉未体现在合并报表,因此针对分摊给少数股东的减值损失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提醒:2019年cpa综合考试考到了商誉减值,但存在重复命题的可能性,请学们掌握官方教材例题即可。
Q:
30: 联营企业股权中一部分股权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剩余股权该如何计量?子公司股权中一部分股权满足持有待售类别的条件,但是即使出售这部分股权仍不丧控,请问拟处置部分股权需要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吗?
A:
① 剩余股权继续按照权益法计量。
② 拟出售的部分股权无需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因为即使处置了也未丧控)
提醒:2019年请重点掌握这2种情况,大概率考选择题或者差错更正。
Q:
31 : 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类别条件时(突然由于某原因无法在1年内出售),企业一定要将其“剔除” 持有待售类别吗?如果“剔除”持有待售类别,需不需要追溯调整?
A:
① 不一定,若企业采取必要措施(罕见情况导致→最初规定1年内化解延期因素; 意外情况→ 发生情况后1年内化解延期因素),则无需将其剔除持有待售类别条件。
② 权益法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中部分股权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后又被剔除持有待售类别,则需要对该部分股权按照权益法追溯调整;除此之外的情况(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被剔除持有待售类别),直接将原计量方法与持有待售计量方法在剔除日的计量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无需追溯调整。
Q:
32 : 职工薪酬中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费哪个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A:
职工教育经费可能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提醒:关于3种费用的扣除比例等税法规定请不要背诵,考试会告诉你的!
Q:
33 : 以低成本给高管无条件提供住房,请问收到房款与房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吗?
A:
无需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成本或费用;因为是无条件!若有服务期限条件,而需将差额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同时再未来期间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
Q:
34 : 辞退福利可以计入相关的成本吗?实际发生时确认吗?
A:
① 辞退福利不计入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② 即使未来发生的辞退支出,也应当在辞退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Q:
35: 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与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还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日后可以转损益吗?
A:
计入当期损益,而非其他综合收益,因为主语是利息,形容词不是关键!若除利息意外的计划资产回报和资产上限变动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日后不可转损益。
提醒:设定收益计划为2015年新增考点,大概2-3年考一次选择题!大家掌握定性考点即可,相关的综合题请直接放弃!
Q:
36:因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导致的3个月的停工满足暂停资本化的条件吗?
A:
不满足暂停资产的条件; 3个月满足其中一个条件,但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不属于非正常原因。
Q:
37 : 未使用的专门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内产生的利息需要资本化吗?未使用的一般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内产生的利息需要资本化吗?使用的借款需要资本化吗?
A:
未使用的专门借款也参与专门借款资本化利息的计算; 未使用的一般借款无需参与一般借款资本化利息的计算; 使用的借款需要资本化!
Q:
38:外币一般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利息的汇兑损益需要资本化吗?体现了哪一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
外币一般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利息的汇兑损益无需资本化;重要性原则
提醒:外币专门借款在资本化期间利息的汇兑损益需要资本化。
Q:
39:甲企业为取得乙企业服务而发行股票作为支付对价,请问该事项属于股份支付吗?
A:
属于;
提醒:为取得职工服务或其他方服务支付的股票都属于股份支付!曾经考过选择题,属于易错 点,务必掌握
Q:
40:股份支付的可行权条件中业绩条件和服务期限条件是对立还是包含?
A:
包含;
提醒:业绩条件有市场条件(与股价相关)与非市场条件2种,其中都隐含一个基础条件—服务期限条件。二者不是对立,而是“叠加”。
Q:
41:企业只有当员工完成所有的可行权条件,才可以确认获取的员工相关服务吗?
A:
无需;
提醒:若行权条件为市场条件时,若员工仅完成基础条件(服务期限条件),未完成市场条件(例如股价增长率),企业也应当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
Q:
42:在授予日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吗?如何定义“可立即行权”?
A:
需要;
提醒:“可立即行权”→奖励过去员工的服务;“非可立即行权”→激励员工未来的服务
Q:
43: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确认取得员工相关服务时,计量基础是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但是何时的公允价值?以1元钱的价格向员工出售价值3元的股票,授予权益公允价值是1元还是3元?
A: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量基础: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计量基础: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2元(3-1)
提醒:授予员工的权益工具不代表授予其的股权,而是一种低价购买股票的权利。
Q:
44:已经计入成本和费用的股份支付,若后续员工离职,已经确认的成本和费用需要转出吗?该转出属 于追溯调整吗?
A:
需要转出;无需追溯调整
提醒:员工离职,代表其未完成服务期限条件,则已经确认的成本或费用应当冲回。
Q:
45:可行权日到行权日期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还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吗?
A:
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提醒: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到行权日期间继续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变动额计入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
Q:
46:集团股份支付中被授予方公司会计处理会因为授予标的的不同而不同吗?
A:
无论母公司使用何种东东激励子公司的员工,针对该股份支付在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中一律按照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提醒:母公司以自身股票激励子公司员工→个别报表按照以权益结算进行会计处理(管理费用换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以非自身股票激励子公司员工→个别报表按照以现金结算进行会计处理(管理费用换长期股权投资)
Q:
47:或有事项产生的或有负债一定需要披露吗?产生的或有资产在何时可以披露?
A:
① 不一定(与之相关的经济利益极小可能流出时则无需披露);
② 或者资产“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时,企业才需要在附注中披露或有资产。
Q:
48:预计负债与一般的负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同一或有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和其他应收款可以抵消 以净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吗?预计负债计量时需要考虑未来处置相关资产的利得吗?
A:
① 预计负债的不确定性远大于一般负债(时间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
② 不可以抵消后以净额列报 ③ 无需考虑
Q:
49:未决诉讼中的诉讼费计入营业外支出吗?未来实际判决下达时该实际额与估计额的差额需要追溯调整吗?未决诉讼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
A:
① 不计入营业外支出,应计入管理费用
② 无需追溯调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③ 可能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Q:
50:所有者权益中哪些项目有“小名”?
A:
其他综合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Q:
51:到底哪些事项影响期初留存收益?
A:
涉及追溯调整的事项往往都影响留存收益;同控转回抵消的留存收益等
提醒:该知识点涉及事项较广,且难度太大,考到的话最多2分,个人建议实在不会刻意战略放弃。
Q:
52:所有者权益当中的其他权益工具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有什么关系?
A:
无任何关系;前者属于所有者权益(可转回公司债券涉及),后者属于金融资产(非交易目的股权企业指定)。
考前把以上52个问题刷两遍,可以帮助你们查漏补缺《会计》的易错点,迅速抢救20分。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om

ACCA/CICPA/CMA会员,FRM持证人, SAP Certified Consultant,高级口译证书持有人;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一等荣誉学士,曾获全国仅5名额的“香港注册会计师公会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奖学金”。 10年+欧洲大型制造业集团高级财务控制官,10年+财经培训及企业内训。累计授课100+班次,学员多次获得全国第一,执教班曾达成100%通过率。授课严谨清晰、逻辑性强、轻松幽默,精通各类会计课程,善于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深入研究国际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擅长通过对准则的提炼和总结设计思维导图,高屋建瓴又不失轻松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