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学习指导 > 薪资不足6K,应届生逃离北上广!

薪资不足6K,应届生逃离北上广!

文章来源:职业星

发布时间:2019-09-24 09:06

阅读:1389

虽然Star君日常和大家谈论的都是月薪9k的四大岗位,但是大家千万别以为这个薪资水平的工作遍地都是喔~

想起自己毕业那年天真的以为一份6K的工作不难找,真开始投简历发现月薪3K(非一线城市)才是正常水平时的心酸。

即使是北上广深,低薪的工作也一抓一大把。

庞大的应届毕业生人群,除了超一线城市,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金融人才趋向饱和 

上个星期BOSS直聘发布了《2019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从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人才需求市场的风口发生了转变。

往年的校招大户“汽车行业”、“互联网/IT”岗位的需求量增速明显放缓。

而金融行业则成为岗位量涨幅较小的行业。过去两年行业受到的冲击,显著地反应到了求职市场上。

不仅是金融岗位需求减少,求职者对于应聘金融行业的期望也变低。

H同学在一年前斩钉截铁地和Star君说“我不信别人和我说的‘你这个条件进券商别想了,还是差点意思’,我一定要进去。”

他的职业规划也是紧着这个目标来的,从大二下半年开始密集的实习,八大暑期实习,四大寒假实习,甚至费尽心思选课,挤着时间在大三下班学期去券商参加了长期实习。

然而今年秋招他的首要目标已经从券商改换成了四大,H同学说:

“行业正处在调整期,岗位减少,势必竞争会变大,即使入职也有各种不确定性,还不如去四大”。

 招聘薪资涨了,期望薪资降了 

求职难度上升这件事,应届生期望薪资这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现状。

在这份《2019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中,出现了一个怪现象:

这届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薪资不仅降了,甚至还比市面上企业开出来的平均招聘薪资低。

企业招聘薪资升高这点很好理解,毕竟物价在上涨,要是薪资还变低那大家直接回家养猪去好了(别说,现在养猪说不定还真能致富)

不过,即使上涨了,平均薪资也才将将5610,似乎与人们印象中该有的薪资水平还差着那么短距离。

但事实上呢?这届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要更低!

2019年应届生平均期望薪资5280,比企业真正开出来的还要少!面对巨大的求职压力,应届生不得不以降低薪资要求来换取就业机会。

 月薪不足6K,在超一线能活成什么样?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是,不管是企业能提供的平均薪资,还是求职者期望的平均薪资,事实上都不足6K。

那么这个薪资水平,在超一线城市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情景?

@基基

互联网民工,税后6K,毕业的第三年。

生活上的开支:租房+生活费+交通费+日常花销+社保+还花呗+还信用卡=月光族

@manchot

16年毕业,工资5k,一开始跟男友住关外,1000左右的小单间,两个人自由自在,基本月光,逛街,与闺蜜约,休息出去逛吃逛吃,没有负担。

天有不测风云怀孕了,年底两家人匆匆结了婚,现在为了孩子存钱,还搬了房子,租金2000,反正生活没有以前自由自在了,当然也不能乱逛乱吃了

朋友们,世界上富人那么多,穷人也不少,不幸的是你我恰好是罢了。

是的,基本上所有人都会告诉你,月薪不足6K,在超一线城市就是月光的水平。

是他们夸张了吗?Star君也给大家做了一道数学题,算一算在一线城市每个月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食宿和交通开支肯定都是必须的,以北京的物价为例,2500左右应该可以租到位置一般,但是是小区房的合租这就占了大头,再加上早午晚餐和交通费用,一个月4500的花费几乎是刚需。

如果还想犒劳一下自己,或者有点小爱好,或者需要和同事交际应酬,那按照平均薪资的数字来说...很可能要负债生活了。

物价上涨,经济下行,每个人的生存压力变得无限大,这还是在不考虑的家庭和父母方面的需求的情况下,如果哪个人家里困难需要接济,那日子只能过得更加苦哈哈。

当然,常识里我们都知道一线城市是有很多的高薪工作的,只是相比于成百上千万的求职者,这些岗位也不过杯水车薪,大多数人都没机会。

 逃离北上广,拥抱新一线 

生存的压力,改变了求职的选择。

《2019应届生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新一线城市吸引了37.5%的应届生,超出一线城市15个百分点,只有22.3%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这是历年来一线城市的应届生比例首次跌破30%。

这个选择,除了生存压力,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则,新一线城市今年开放的岗位首次超过了一线城市;

二则,考虑到生活成本后,超一线城市的薪资的优势不明显;

BOSS直聘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薪资中位数(相比平均数,中位数能更好地代表人群的中等收入水平)为5559元,依旧没有超过6K,新一线城市中位数薪资则为4894元。

那么新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又是多少呢?

以重庆的物价为例,按照与一线城市相同的支出项计算的话,每月必须要支出2520元,相比较来说占每月收入的比例依旧降下来非常多了。

更何况对不少同学来说,新一线城市本就是自己的家乡,最大的支出食宿这一部分就能省下很多。

为什么将近四成的应届毕业生会选择逃离北上广,拥抱新一线这个问题,也就不那么难回答了。

前几年,朋友圈里经常会有人转发有关“逃离北上广”的推文。

那些在当时自己看来已经足够努力的人,比如说知名的文字工作者、在北京已经首付买房的人、IT圈人才...

他们站在异地拼搏的第5年、第10年乃至第15年,告诉正汲汲于一个小格子间的我们,超一线的城市,并不会给渺小的个人乃至家庭多少温情。

有人附和,有人反驳,但在那个时候“逃离北上广”还是一件稀罕事,会引人侧目,会引发争议。

但如今对很多人来说,北上广深从一开始就已经不再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了。超一线城市仍然不断有新鲜血液涌入,然而更多的人开始拥抱新一线。

在上周职业星的一则文末互动中,关于“四大一线所&二线所”的选择题,一线所以微弱的优势占了多数。然而仔细一看,不少同学的表达都是“在一线打拼几年还是会选择去二线城市”。

值得庆幸的是,相比岗位地域要求甚高的金融,财会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行业。

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新一线,又或者是家乡那个安逸的小县城,希望每个小可爱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小博在等你聊天~
注册有礼
在线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