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财务管理制度,把握三大原则!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8-13 11:08
阅读:1764次

这阵子,笔者的一位会计朋友老A很烦恼,细问原因,原来是在修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时遇到了障碍。老A目前所在的公司原是一家民营企业,后被某国有企业收购,成为国有企业的子公司,老A被母公司派驻到该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新官上任三把火,老A在梳理制度时,发现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财务制度已不适应公司的管控要求,所以决定修订财务管理制度。
老A组织财务部人员修订了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费用报销管理办法》,按照修订制度的程序,征求公司各部门的意见。这时问题出现了,诸多部门从自己部门利益角度出发,纷纷对这个管理办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虽然老A事先预料到该办法可能会引起业务部门的不理解,毕竟新的管理办法对费用报销的审批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讲,基本堵住了以前费用报销存在的漏洞,无形中犯了众怒,但也没想到这个制度的修订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弹,有些部门针对办法中的诸多条款提出了不同的反对意见,虽然老A反复与这些部门沟通和解释,但是很多地方还是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几番折腾,老A身心俱疲,颇感无奈......
老A的故事想必大多数会计人员都曾有相似的经历,特别是在逐步规范原有的管控模式的过程中,要纠正一些部门或人员的不良习惯或惯性思维,真的很难。俗话说“江山易改,品性难移”,当业务职能部门或公司员工已然习惯于以前宽松的管控状态,或者相关人员原有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时,新的相对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台,自然不会受到众人的欢迎,甚至会被大家敌视,群起反对就是很正常的反应了。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咱们会计人员怎么办?
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努力。*、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对于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一些不影响主旨或不脱离主题的言辞或措词,可以根据业务部门反馈的意见进行修改,但对于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则要坚决予以回绝且不得修改,比如,住宿费用报销需根据不同城市类别设定不同的报销标准,而非所有城市都是一个金额标准等。第二、适当听取执行者的意见,财务管理制度向来以严格管控和规范管理为目的,但也要结合业务的实际情况留有余地,不管会乱,管得太死则无法开展业务,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对于预算外费用,允许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进行例外审批,而非一刀切“预算外费用一律不得报销”。第三、高层要重视并大力支持,这是财务管理制度能否发文施行的关键,试想,当面对各部门一边倒的反对意见时,如果高层不重视或支持财务部门,制度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落地实施,可以说,高层的鼎力支持,是财务管理制度有效推行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企业“法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导企业规范运营和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修订财务管理制度,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部门利益,也关系个人得失,要想让大家都满意,绝非想像的那么容易,所以,必须慎之又慎,考虑详实和周全。财务部门在起草或修订制度之前,既要充分调研和了解业务情况,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又不能盲目地完全按照业务部门的不合理要求设计制度。制度初稿拟订后,既要充分听取业务部门意见进行适当修改,又要坚持原则不轻易调整纲线。制度正式发布实施时,既要大力培训宣贯和狠抓落实,又要多方面收集意见以便后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一般来说,初次制订新的制度时,可以先试行一年半载,再根据施行结果进行修改,直至成熟定稿。对于已经施行多年的制度,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原则上每年都要梳理其内容,变化小时可以发补充通知进行局部打补丁,变化大时则要全文整体修改重新发文。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tang

英语专业八级,雅思7.5分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曾任上市公司新加坡高管翻译,总裁办助理,曾负责企业上市过程中的口笔译工作,具有多年英语教学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