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战略》考点: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9-08-07 09:44
阅读:3199次

它主要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本文将对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讲解。
一、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的关系(见表)
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信息技术是推动组织变革的诱因;另一方面,组织变革又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应用。
(二)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
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组织扁平化调整。
组织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的层次,扩大管理的幅度。信息技术在组织扁平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相应的管理层级变少,授权后的员工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决策。另一方面,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强化了组织内部通信、监控协调的能力,控制跨度可以得到显著扩大。
2.支持新型组织结构。
采用了一些新型的组织结构以增强组织竞争力,其中*为重要的是团队结构和虚拟组织。
(三)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简称重组,是通过对业务流程彻底地再设计而大幅度改善成本、质量、进度和服务效益,企业从而可以在市场上成为一名成功的竞争者的过程。
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过程创新活动,需要人们用归纳推理方式来看待信息技术。
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连通性,增加了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存取性、存储量和传播性,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使现有过程运行得更快、更好,还使组织打破传统的规则,建立全新的工作方式。
企业过程创新不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利用技术的*新潜能达到崭新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竞争战略
(一)信息技术与成本领先战略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工程、设计、服务等环节有效降低成本,甚至达到行业中*低的运营成本。
(二)信息技术与差异化战略
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推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新服务,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借助这类信息技术,企业可以不需再响应竞争对手基于价格上的竞争,而是通过提供难以复制的产品和服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阻断竞争对手。
(三)信息技术与集中化战略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聚焦于目标市场,并在目标市场的竞争中胜出。借助类似数据挖掘这样的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利用产品销售和客户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和偏好,从而更好地发现目标客户、服务于目标市场,并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和市场竞争活动。
三、信息技术与企业价值链网
(一)信息技术与企业价值链
在价值链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运行效率,提升增值过程,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渗透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主要环节,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客户价值,赢得竞争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企业价值网
1.价值网模型。
价值网模型指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它强调“以顾客为中心”,把密切关联的企业或者相关利益体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以顾客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公式
价值网成员相互关系是基于双赢思想的紧密合作。
价值网理论对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拓展和提升。比起价值链,价值网更多是“以客户为本”,很少以线性方式运作。
2.信息技术与企业生态系统。
该系统超越了传统价值链,也不局限于行业部门,而是涉及对公司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多因素。
企业生态系统通常是跨产业合作的,形成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由一个企业统领,建造平台以供应用。可突破组织边界限制,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进行全球化的发展和合作。
(2)信息技术在生态系统建立与运作中扮演强有力的角色。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战略转型
(一)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
1.大数据。
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大数据指所涉及的资料规模巨大,无法通过目前常规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整理成为有用信息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为:
(1)大量性,是指大数据的数据量巨大。
(2)多样性,是指数据类型繁多,且以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
(3)高速性,指大数据处理时效性高。
(4)价值性,指大数据价值巨大,但价值密度低。
2.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是指在大量数据信息基础上所形成的新型信息时代,是建立在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网络渠道广泛大量收集数据资源基础上的数据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和展示、促进数据发挥价值的信息时代。
3.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和传统数据分析重要的区别在于数据量。大数据分析不需要预先设定研究目的和方法。
传统数据分析是“向后分析”,分析的是已经发生的情况。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是“向前分析”,具有预测性。
(二)大数据对企业战略决策模式的影响
1.决策依据。可充分分析作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管理决策。
2.决策主体。从独立决策模式转化成全员决策模式。
3.决策技术与方法。云计算、知识发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方面
1.市场调研与预测。
调研与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1)市场需求调研与预测。
(2)资金需要量预测。
(3)现金流量预测。
2.营销管理。
(1)用户行为与特征分析。
(2)企业重点客户的筛选。
(3)客户分级管理。
(4)改善用户体验。
(5)竞争对手监测与品牌传播。
(6)品牌危机监测与管理。
3.生产管理。
(1)产品创新过程调研。
(2)生产流程优化。
(3)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5)产品科学合理定价。
(6)优化库存管理。
(7)完善供应商管理。
(8)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9)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4.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属于财务管理范畴。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客户信用评级查阅、信用变化跟踪、以往失信记录查找等。对接近信用期、超过信用期的不同客户采用不同的收账政策。对于超过信用期较长时间未付款的客户,实行重点跟踪,分析其信用变化原因,更为准确地预计坏账损失,及时、足额地计提坏账准备,保证应收账款信息的真实性,有效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
(四)大数据时代企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难
1.数据容量问题。
2.数据*问题。
3.数据分析与处理问题。
(五)大数据时代企业战略转型的主要任务
1.树立大数据思维,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2.优化专业人才队伍,提升对数据收集、挖掘与分析的能力。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共享模式。
4.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企业与客户信息*。
本文来自《中国会计报》8月2日15版,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Alex

华东政法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师上海师范大学外聘教授,长江出版社《财务会计习题集》主编;中国注册会计师,ACCA会员,CFA持证人,FRM持证人。 曾就职于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是会开直升机、会开坦克、会潜水,去过36个国家的“博士商科教书匠”,坚信“商科没有学不会的知识点”。教学成绩斐然,口碑极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