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学习指导 > 千万年薪和美国国籍,留不住一位中国科学家,回国人才都这么牛!

千万年薪和美国国籍,留不住一位中国科学家,回国人才都这么牛!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8-02 12:08

阅读:6433

每年,中国都有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奔赴*各地的学校进修深造。他们中有些毕业后会留在国外发展,有些则毕业后就立刻回国,还会有一些会在国外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再回国。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66.21万人。而2018年各类留学后回国的人员总数为一共51.94万人。约80%的人员选择了毕业回国发展。与2017年的统计数据比较,2018年留学回国人数增加了3.85万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回家!

 

留学是一种历练,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对*和个人而言都是*快的成长。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学霸不回国,是人才的流失。但这要从小我和大我来说,科学其实无国界,只要不做出损害*利益的事情,个人寻求自己的突破,其实也无可厚非。即使有些学霸留在了国外,也并不能代表他们不爱国,也不能说他们不是心系祖国。

有些学霸即便在出国多年后,取得不俗的成绩,甚至已经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仍然愿意放弃各种头衔和高薪,回国执教,这其中就包含了太多的爱国情怀!

 

图灵奖获得者归国,创立清华姚班

姚期智,1946年出生于中国上海,*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灵奖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是计算机界*负盛名的奖项。姚期智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姚期智先生可以说是天才中的天才,20多岁就拿到了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和伊利诺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1998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获得图灵奖。在当时姚先生在计算机领域,可以说首屈一指的人物。提出了量子通信复杂性的理论和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式,这个模式的提出对于量子算法以及通讯协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得到全*的认可。

但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姚先生如日中天时,他却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执教。2004年,他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美国的房子,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任全职教授。创立了*的清华姚班,带出一批批*的学生。后姚先生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姚期智回国被视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中国的“风向标”。

 

“克隆猴”之父,我从来都是中国人

蒲慕明,1948年出生于中国南京,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提起蒲慕明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提起“克隆猴”相信无人不知道。蒲慕明正是“克隆猴”的创造者之一。

蒲慕明虽然很早就加入了美国国籍,但他一直在为中国的生物学科研做贡献。

1981年他时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生理系副教授为学校和北京医学院联合开办的细胞生理讲习班授课,这是他离开大陆32年后*次回国。

1982年,他帮助国内建造了*台自制单离子通道电记录仪。

1984年,他受聘担任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任主任,停课32年的清华大学生物系恢复开办。

1999年,他“临危受命”,创建中科院神经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2009年,组建了脑疾病研究中心,建设了非人灵长类平台。

2017年,诞生了*上*个体细胞克隆猴。同时,蒲慕明完成了恢复中国国籍的心愿。

从32岁开始,蒲慕明就在致力于中国的生物学发展。蒲慕明说:“我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放弃美国国籍,祖国更需要我

陈晔光,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晔光也是一位*的学霸,15岁上大学,21岁硕士毕业,1988年出国留学,用了四年半时间取得博士学位。像当初很多出国的学者一样,陈晔光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一边搞科研,一边执教。十几年的时间,陈晔光在美国成家,事业生活稳定。

但回国却是他心里的信念,他说:“在美国有那么多人在做生物研究,不差我一个,但国内当时科研水平还比较差,所以我想回国带点学生,提升国内的科研水平。

2002年,陈晔光放弃美国国籍和家人一起回国,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继续埋头科研与教学。

陈晔光的回国,带有理想成分,也是许多知识分子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一个缩影。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哈佛八博士回国也是“归国圈”中的美谈。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携手归国,共聚合肥科学岛建起*上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他们在国外学成而归,在中国一展报负!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回国,甚至是包括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军人物。国际*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单分子酶学的奠基人谢晓亮、高能物理王贻芳、人工智能甘中学、新药创制丁列明……他们的回归使中国在各自领域的科研水平在*上提高了10年到15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归去来兮,很多人遵从的是内心的呼唤。该学习时他们在海外拼搏,该回国报效祖国时,他们回来了!记得钱学森曾说过一句话:“我怕再不回来就晚了!我不想当祖国发展的看客!”也许这正是很多学者的想法。

诚然有小部分人会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甚至做出背离祖国和人民的事情。但那只是一小部分人,我们要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有着一颗拳拳爱国心。对于那些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叛徒,我们也不要再说他是中国人,因为他不配。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不能以点概全,以偏带面。有一组数据也许是*好的证明。

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这是一组让人感动的数据!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漂泊的日子就像浮萍,“像住旅馆的客人,没有家的感觉”。有留学生调侃在国外的生活,“好山好水好寂寞”。是的,哪里的饭有中国的好吃?哪里的语言有家乡话好听?无论离家乡多远,离开中国多久,也无法淡化掉人们心中家乡的味道。

而且对于在国外搞科研的中国人,不仅要忍受思乡之痛,还要承受对外国人的学术天花板,即便你改变了国籍也无法改变你黄皮肤黑头发的事实。所以,很多学霸虽然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也很难大展拳脚。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回家!

随着祖国变得强大,各方面环境更利于人才发展,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家。

华人走到哪里都是华人,华人走到哪里身上淌的都是中国人的血。他们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关心祖国,爱护祖国,为*做贡献。


本文系中博教育作者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网编辑。Email:editor@zbgedu.com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