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与利息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7-11 14:36
阅读:1682次

(一)企业向个人借款不在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企业向个人或机构拆借资金,无论有无合同,会计做账时不能记在“短期借款”科目。短期借款一般只核算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期以下的借款。企业向个人或机构拆借资金需记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的借款利息,在取得税务代开的“资金使用费”发票后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扣除额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部分。
(二)利息资本化会导致资产价值虚高
利息支出资本化是否合理?这值得商榷。借款利息正常应计入财务费用,但有时也计入资产,如基建贷款产生的利息,先计入在建工程,竣工验收后结转为固定资产。我一直觉得利息资本化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等于变着法子高估了资产,低估了费用。譬如企业盖楼,全用自有资金或全用银行贷款,盖的楼账面价值有高有低,如何公允呢?
(三)利息与银行手续费的入账凭据
利息与银行手续费入账凭据:
企业向银行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暂凭银行利息单在税前扣除;
企业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凭发票在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银行手续费支出,应以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目前,企业向银行借款取得利息发票还存在难度,因此,暂时还可用银行利息单作做账依据。
(四)名股实债的利息处理难题
名股实债的利息如何处理?作为财务费用入账,于法无据。作为股东分红入账,也欠周全,这等于仅仅给部分股东固定股利。名股实债的资金进入企业前,应征得股东会的同意,在入资协议中明确约定股利的支付方式。但存在法律瑕疵,如企业亏损,或盈利不足以支付这部分固定股利,名股实债会侵害债权人的利益。
(五)利息收入做账时能记两个借方吗
会计分录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然而,实务中会计们并没有严格这么做。*常见的是,做利息收入分录时,很多会计都会把分录做成两个借方“借:财务费用(红字),借:银行存款”。这种变通做法的道理是什么呢?其实,是为了取数方便,做费用分析时只看借方发生数即可。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haron

ACCA会员,ACCA中国AAA资深教学顾问 ACCA就业力大比拼华东区冠军队伍专业指导老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从事财务培训多年。个性亲切幽默,始终秉持“跟学生做朋友”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循循善诱,认真负责。授课风格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善于将审计知识与审计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审计理论的同时感受事务所审计工作实务的魅力,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掌握繁琐晦涩的知识,深受学生喜爱。多届方向班授课讲师,BT科目和AA科目通过率都曾达到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