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CPA《审计》考点:风险评估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9-07-09 09:10
阅读:1755次

下面中博教育就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内容,一起来学习吧。
【知识点】风险评估程序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主要包括: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分析程序;
·观察和检查。
1.询问。
【关注问什么人问什么事】
(1)管理层和财务负责人。
(2)治理层。
(3)内部审计人员。
(4)参与生成、处理或记录复杂或异常交易的员工。
(5)内部法律顾问。
(6)营销或销售人员。
2.实施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在实施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期到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时考虑这些比较结果。
3.观察。
(1)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业务流程。
(2)内部控制活动执行的过程。
4.检查。
(1)检查文件记录: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计划、策略、章程,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各业务流程操作指引和内部控制手册等。
(2)检查实物资产(一般不用于风险评估阶段)。
监盘固定资产、存货。
5.穿行测试。
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这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其相关控制时经常使用的审计程序。
【知识点】项目组内部讨论
讨论的目标
1.了解在各自分工负责的领域中,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并了解各自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如何影响审计的其他方面,包括对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
2.讨论的内容。
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3.参加讨论的人员。
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讨论,如果项目组需要拥有信息技术或其他特殊技能的专家,这些专家也可根据需要参与讨论。
4.讨论的时间。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
【知识点】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6个方面的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二、了解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要素
1.含义。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2.三目标。
(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
(3)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
3.五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过程。
(3)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系统与沟通。
(4)控制活动。
(5)对控制的监督。
(二)对内部控制了解的定位——与审计相关的控制
1.为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设计和实施的控制。
与审计相关的控制,包括被审计单位为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设计和实施的控制。
2.其他与审计相关的控制。
(1)保证该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控制,可能与审计相关。
(2)保证经营效率、效果的控制以及对法律法规遵守的控制,可能与审计相关。
(3)保护资产的内部控制,可能与审计相关。
(三)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指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对内部控制了解的程度。
了解内部控制包括:
1.评价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
2.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四)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无论如何有效,都只能为被审计单位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这是因为,内部控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受其固有限制的影响。这些限制包括:
1.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可能由于人员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此外,影响内部控制的其他因素还包括(注意:不是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1)人的素质。
(2)成本效益。当实施某项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发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
(3)异常情况。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
【知识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1.认定层重大错报风险。
含义: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关。
例如,被审计单位存在复杂的联营或合资,这一事项表明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又如,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财务报表层重大错报风险。
含义: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
例如,在经济不稳定的*和地区开展业务、资产的流动性出现问题、重要客户流失、融资能力受到限制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又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些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
3.其他财务层重大错报风险拓展:
(1)重大经营风险。
(2)薄弱的控制环境。
(3)频繁更换关键岗位人员。
(4)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缺陷。
(5)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6)舞弊风险。
(7)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
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与风险相关的控制)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
2.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3.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
4.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包括发生多项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三、特别风险
1.含义。
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2.确定特别风险的考虑因素。
在确定哪些风险是特别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考虑识别出的控制对相关风险的抵消效果前,根据风险的性质、潜在错报的重要程度(包括该风险是否可能导致多项错报)和发生的可能性,判断风险是否属于特别风险。
四、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能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可能性。
五、对风险评估的修正
注册会计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应以获取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并可能随着不断获取审计证据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Catherine

ACCA会员,澳洲新西兰皇家会计师协会ACA会员,曾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税务咨询,参与过世界头部企业税务筹划和抗辩案例,多年新西兰事务所会计&税务咨询及金融工作经验。 6年+财经培训经验,现任多所知名高校ACCA/CPA/CMA方向班特邀讲师。温柔耐心,逻辑清晰,亲和力极强,崇尚清新和技巧型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知识点和考试技巧,在国外国内多地的经历让授课更加立体生动,善于将中外税法串联起来,同时传授实务经验,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学生介绍实习工作;是学生眼中的成长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