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有什么区别?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3-25 10:10
阅读:4229次

很多考生第一次接触注册会计师时都会对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感到迷茫,各阶段学习的侧重点是什么,考察什么科目,具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今天让我们通过以下内容,多了解一下注册会计师考试吧。
细数下CPA专业与CPA综合的5大区别:
一、内容不同
CPA综合阶段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按照每年考纲要求,各个科目均有涉及,在综合阶段的备考过程中不能偏科,每科都要高效的学习。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考查会计、审计和税法三个科目,出题方式:一个大案例,四五千字,也就是要涉及到跨学科,会计、审计和税法三科揉在一起考;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考查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三个科目,出题方式:一个大案例,四五千字,也就是要涉及到跨学科,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三科揉在一起考。
CPA专业阶段
注会专业阶段注重的是具体知识的深度掌握;而综合阶段注重的知识覆盖面广,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重点不同
按照注会考纲的要求所有科目涉及的章节也是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的,在历年注会真题中,这些知识点已经反复出现,频繁考察。针对这些成熟的知识点,以后的趋势会越来倾向于灵活,生搬硬套的背书形式是不能通过考试的,当然针对未考察的知识点也会根据出题经验的增加,渐渐登上历史舞台。
专业阶段的重点知识在于要求考生按照能力等级3的要求备考,即熟悉、掌握;
在综合阶段的重点知识中,注重的是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知识模块,从点到面的方式,从单科的跨章到三科的跨科,从其原理和内涵去理解和熟练运用知识分析案例。
三、方法不同
这里主要是指学习方法的不同,注会专业阶段课程的学习方法与综合阶段的学习方法有所不同。
注会专业阶段注重具体知识的分析,如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也有针对具体知识的计算,如会计,财管,税法。这些与综合阶段考察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除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外的五门课程。会计倾向于原理的描述(重原理而轻计算)、审计倾向于风险识别和实质性程序的运用(重在审计实务)、税法倾向于税收政策的了解及使用(重在常规税务处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倾向于模型的运用和企业内控、风险识别(重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倾向于分析和决策,以及各种筹融资等优缺点的描述,计算题目多以英语形式考察(文理兼备,英汉同在),经济法倾向于公司法、证券法的大量记忆和分析的内容(理解、记忆是王道)。在开始注会综合学习前就要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四、题型不同
注会专业阶段的考察形式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
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分成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和试卷二各50分),考试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
综合阶段的考察方式只有主观题,上下午各一道案例题目,案例信息一般在七个资料以内,这类题目在篇幅上要早下手,如何在做题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和分析案例信息,关键词和关键句的定位,段落大意的归纳总结能力都要经过训练,让备考更加充分。
五、知识回顾不同
许多考生在学习注会综合课程的时候都是先听专业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出于唤醒沉睡的记忆。但是,这对于注会综合阶段备考的考生来说,一方面浪费时间的,另一方面也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首先,应该先把考纲涉及的内容画出来,逐章浏览;然后,针对重难点章节已经遗忘的内容通过专业阶段的课程弥补上,这样就可以达到综合考试的目的,真正唤醒记忆。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Sally

CICPA会员,CMA会员,新三板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15年财务管理经验。4年+财经教学经验,秉持“教其知识,育其智慧,授人以渔,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倾己所有教学,不仅讲解细致,逻辑清楚,更能结合案例及实战经验,帮助学员学员轻松理解。温柔耐心,知识丰富,是被学生誉为“指路明灯”的实战派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