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盈率和市净率,如何看公司估值的高低?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6-26 11:13
阅读:2525次

公司估值,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是“艺术”与 “技术”的平衡。
投资人Dr.2曾说:
数学模型的意义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大概的估值区间,而投资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有感觉的成分,也有耐心、运气、胆量和勇气,还要和人性的贪婪、恐惧、丑陋和自私做斗争。
其中,数学模型就是估值的“技术”部分,而博弈则是估值的“艺术”部分。
所以,虽然“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投资*重要的事情,但还真不是一个指标就能体现公司估值的高低。市盈率和市净率指标是很常用的指标,也是相对容易得到的指标,但也有一些局限性。
指标的计算逻辑
市盈率(PE)是市场广泛应用的一个指标,大概可以说:人人都知道PE。
市盈率PE的计算逻辑很简单:PE = 每股价格/每股盈利,体现的是股价相对于当前利润的溢价倍数。
基于PE对公司估值, 其实质是公司的价值相对于利润有多少溢价。
PE的倒数是股息收益率,也可以理解为投资回报率。理论上说,市盈率越高,股息收益率就越低,投资人的风险可能也就越大。
市净率(PB)在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时代,就已经备受重视了,他曾说:
公众在买卖公司股票前至少应关注下他们的账面价值,如果足够聪明的话,至少应该告诉自己实际成本到底是多少,而且还要明白将自己的货币换成了何种资产。
市净率(PB)的计算逻辑同样很简单:PB = 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体现的是股价相对于当前净资产的溢价倍数。
基于PB对公司估值,其实质是看公司的价值相对于公司净资产有多少溢价。市净率越低,也就意味着所花的钱换来的资产越多。
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局限性
从市盈率PE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基于PE的估值,侧重的是公司的当期利润。但是,利润本身有很多“不确定性”。
1、从财务核算的角度,因为财务估计和假设的艺术,会计利润有很大的调节空间。如果公司的“利润”有水分,并不是公司真实的业绩,那么,急于利润的估值,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偏差。
2、会计利润不等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利润的来源有很多途径,可以是主营业务创造的利润,也可能是投资收益,甚至可能是政府补贴、资产处置等营业外的收入带来的利润。这些无法持续的非主营业务利润,同样会给估值带来很大的偏差。
3、利润的质量在于利润能否转化为现金。从公司经营的实际来说,利润只是一个账面数字,只有利润转变为现金,才能给投资者带来实质性的回报。如果利润的质量不可靠,那么基于利润的估值同样也会失真。
4、利润的波动性。公司在不同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盈利状况会有很大变化,在景气周期和不景气周期,急于利润的估值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同样会让估值有偏差。
以上,都是在基于PE对公司进行估值时,需要注意的场景。在对公司进行估值前,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尽职调查,其实也是为了弄清楚公司的真是经营状况。
相对来说,净资产不像利润那么样对市场非常敏感,有很强的波动性,净资产稳定程度相对要更高一些,尤其是重资产行业,所以,相对于市盈率(PE),市净率(PB)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但是,基于市净率PB的估值,同样也有需要关注的点。
首先,是资产的质量和水分。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公司的账面资产通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按照使用年限逐年摊销。这背后,就有不小的调节空间,已经停工的生产线,已经被新技术淘汰的设备,已经没有市场价值的专利,这些如果还留在账面,那就会让PB有偏离。再比如年初爆雷的商誉,也是值得质疑的一项资产。
其次,是资产的*性。虽然PB使用的是净资产,但是如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很高,资产结构有较大风险,未来也可能有流动性危机,那公司净资产的*性就要大打折扣,基于PB的估值就有待商榷。
*后,公司的竞争优势很难用资产来衡量。现有的会计准则*早是基于传统制造行业,可以衡量公司的有形资产,但并不能对公司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衡量,典型的比如品牌价值、人力资源、客户群体,这些其实也是公司竞争优势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却很难量化。比如可口可乐,它的品牌价值就很难衡量,再比如互联网行业的轻资产公司,比如亚马逊和FaceBook,*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用户数,也很难在资产中衡量。
以上三点,也让单基于PB进行估值,有了一定局限性。
所以,市净率还需要与净资产收益率紧密挂钩。投资人李杰总结了看PB的核心:
考察市净率其实是考察净资产收益率的态势,必须要考察3个维度:
公司竞争优势充分展示后的收益率高度;竞争优势所能达到的持久度;净资产技术的福利增长情况。
PE与PB的组合
不管是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能反应公司的定价状况,但都局限于某一个估值的维度,市盈率是对市场敏感的利润,市净率是稳定性较强的净资产。
从投资的角度,要想确定公司估值的高低,可能更需要组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衡量,同时也要结合考虑外部环境、行业周期等各项因素。
当公司的估值同时吻合低PE、低PB时,那很可能是市场情绪已经到底点,或者处在行业周期的低谷,此时的公司估值可以说是很低的。但是,需要注意,只有好公司在低PE、低PB时,才是真的便宜,行业中的差公司,极大概率会被淘汰出局。
当公司的估值同时达到高PE、高PB时,通常是在牛市的定点,或者是行业高速增长周期,前者如2007的大牛市,后者如近期的独角兽公司。这时的公司估值,极大概率是很高的,也常常意味着高风险。除非公司能在充分竞争后脱颖而出,形成极具竞争优势的垄断地位,比如现在的亚马逊。但这个概率很低,就像优步、滴滴和美团,未来其实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
估值,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公式”。
用不同的视角对公司进行估值比较,能有更完整的判断,但是,如果不深入理解公司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现状,不了解公司所处的环境,只专注于数字,可能就会因“顾此失彼”而忘了估值的“艺术性”。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康愉子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