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性态分析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6-25 09:35
阅读:2001次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分析是对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在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关系的规律性,以便为企业正确地进行*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按照成本性态不同,通常可以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3类。
一、固定成本
(一)含义: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
(二)典型的固定成本: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科研开发费等。
(三)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
(四)分类(见表1)
【提示】酌量性成本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变动成本
(一)含义: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二)典型的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量支付的推销员佣金、装运费、包装费,以及按业务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
(三)变动成本总额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本)不变。
(四)分类(见表2)
【提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分为两部分:(见表3)。
三、混合成本
(一)混合成本的类型
混合成本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与曲线变动成本。
1.半变动成本:
在一定初始量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固定电话费。
2.半固定成本:
阶梯式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例如: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等成本项目就属于这一类。
3.延期变动成本:
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例如,职工的基本工资,在正常工作时间情况下是不变的;但当工作时间超出正常标准,则需按加班时间的长短成比例地支付加班薪金。
4.曲线变动成本:
通常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变化,但它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提示】曲线成本中的“递增”和“递减”是指变动的幅度,而不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总额都是增加的。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主要有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账户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和合同确认法等。
1.高低点法。
采用高低点法计算较简单,但它只采用了历史成本资料中的高点和低点两组数据,故代表性较差。
【提示】以业务量的高低选择数据。
2.回归分析法: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应用*小二乘法原理,算出*能代表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这是一种较为*的方法。
3.账户分析法:又称会计分析法。它是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
4.技术测定法:又称工业工程法。它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通常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
5.合同确认法:根据企业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于支付费用的规定,来确认并估算哪些项目属于变动成本,哪些项目属于固定成本的方法。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总结】(见表4)
四、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