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报考数据统计,考研人数连年飙升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6-10 13:40
阅读:3069次
考研将近,希望20考研的同学们都能通过接下来几个月的努力,考取自己心仪的院校。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加油!
下面是2019年的考研情况统计调查,希望能帮你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一、近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
近几年,在考生个人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数扩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了逐年上升的态势。
2018年12月23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战开始,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再一次变成了“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显示,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尽管每年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减少,但是对考生来说,竞争压力还是一年大似一年。
二、近5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
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
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
三、专硕的报考人数赶超学硕
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
从研招网本次考研调查的结果也可看出,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那么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或者已经二战三战的考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回归考研的大军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2. 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
3. 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
虽然同应届生相比,往届生和二战三战的考生在考研方面会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干扰,复习时间不够集中,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1. 更熟悉考研的流程;
2. 回答问题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
3. 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
4. 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
四、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
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
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
下面,再以湖北和河北两省的数据举例:
湖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6.5%,到2019年所占比例升至39.4%:
河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9.3%,到2019年这个比例升至44.2%:
五、2019年考研调查结果
2019年3月,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的用户做了一期调查,该调查一共10道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注:本次调查共有11993人参加)
1.你的性别是?(结果) 男生:55.59%女生:44.41%
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
2.你是应届生还是非应届生?(结果)应届生:51.77%非应届生:48.23%
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
3.你报考的学位类型是?(结果)专业学位:55.34% 学术型学位:44.66%
分析:近几年,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因此,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逐渐扩大。
虽然刚推出专业学位时,考生和社会对其还有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事实证明,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4.这是你第几次考研?(结果)*次:64.92% 第二次:28.33% 第三次及以上:6.75%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三次及以上考研的人数也接近7%,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并且有坚定的决心,“不上岸不罢休”,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
5.你为什么考研?(*多选3项)(结果)
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39.96%
专业前景:21.29%
热爱科研:12.17%
暂时不想就业:8.82%
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7.9%
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6.02%
其它:3.83%
分析:虽然近些年很多媒体都认为就业难导致很多考生因为逃避就业选择考研,但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考生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高自己,为了个人发展、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前景,说明大部分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非常明确的。
6.报考专业与现专业(结果)相同:51.94% 相近:26.27% 跨专业:21.8%
分析:从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然是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
7.报考院校的所在地是哪里?(结果)
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40.59%
二三线城市:32.68%
家乡所在城市:18.72%
本科所在高校:8.01%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选择的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
8.选择报考院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多选3项)(结果)
学校所在地:23.24%
自己喜欢的学校:21.45%
师资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18.73%
该校专业科研水平较高:14%
容易考上:11.39%
导师知名度:5.68%
有利于读博或出国深造:5.52%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学校所在地和本人对报考院校的心仪程度是大部分考生选择报考选校的重要因素。同时,师资情况和学校考研水平的高低等软件条件也是考生们非常关注的因素。
9.如一志愿未录取,是否考虑参加调剂?(结果)是:87.96% 否:12.04%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考生都会接受调剂,“有学上”对考生来说还是*重要的。
10.如*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结果)
明年再考:41.03%
找工作:29.14%
没想好:19.81%
考公务员:4.26%
我已录取:4.13%
出国深造:1.63%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还是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
六、数说2019年北京研招
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下面我们就以北京为例,了解一下2019年研招的部分统计数据和热门报考专业。
1.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
全国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
2.超过半数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所有考生中,16.1万人报考学术型硕士,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约占58%。
3.近33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5.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
4.应届生与非应届生各占一半
应届研考生有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有19.4万人,约占50.7%。
5.热门报考专业前十名
从报考专业分布看,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财苑【Gold】
财会精英的聚集地,扫一扫你就是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