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消息

网络错误,请稍后重试

学习码

*请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

*请输入正确的学习码

激活成功

领取失败

当前位置:中博教育 > 学习指导 > 个税改革红利|超9000万人工薪所得零纳税

个税改革红利|超9000万人工薪所得零纳税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27 11:48

阅读:749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今年前四个月的全国税收数据。今年前四个月,在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6%的情况下,个税收入同比下降30.9%。

在成都这家勘测设计研究院,这位年轻员工正在对比近几个月来的工资条。

成都某设计研究院项目财务主办 田丰:我的(月)工资收入大概是六七千块钱。2018年9月之前,我所缴纳的个税是40多块钱,在2018年10月之后我就不用再缴纳个税了。

田丰月度应发工资7000元左右。

个税改革后:减除单位预扣的三险一金、企业年金等共2000元左右,再减除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余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0,田丰就不需要缴纳个税了。

在广州,这位月均收入9000元左右的办公室白领,因为赡养父母、子女教育可以享受每月3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加上三险一金2000元、起征点5000元,每月税前扣除额度达10000元,也成为了“零税一族”。

广州某公司综合部员工 江姗:现在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以后,其实还是很人性化的,就是如果家庭负担越重的话,那他可以享受的减税的那个金额就会越大。

个税改革*实施后,该公司个税纳税人数由303人下降到了158人,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够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

从全国来看:(2018年10月)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就减少了6000多万名纳税人。

今年元旦起,新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又惠及近5000(4887)万名纳税人。两步改革因素相叠加,截至目前(1-4月份),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3963亿元)同比下降30.9%,累计已有9000多(9163)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率跳档 部分群体纳税"前低后高"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中等以上收入群体,每月工资差不多,但是,月度纳税却出现了“前低后高、逐渐增加”的现象。

在成都这家设计研究院,这位部门负责人对比自己前几个月的工资条,有点困惑。

成都某设计研究院部门副主任 刘建冰:我每个月的收入都是22000多没变,一二月份的纳税是380多,然后3月份纳税是580多,然后4月份纳税就上升到了1200多。

月度应发工资没变,月度纳税额却出现了差异。同样,刘建冰所在单位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成都某设计研究院财务管理部主任 戎芳:1、2月份基本上我们(单位的)纳税额是持平的,那么到了3月份,缴税的额度有所增加,比上月增加了十几万,这个也是在我们(单位的)月工资相对稳定的一个情况下发生的这种变化。

在广东这家信息技术公司,一些中高层技术人员在二月份扣缴个税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广东某信息技术公司国际部总经理 孙胜花:采用新的纳税政策之后,我个人的纳税1月份纳税金额是在580元左右,第二月的纳税金额在1050元左右,第三个月的纳税金额在1900元左右。

月度收入波动不大,但是,月度纳税金额为什么不同?并且,还是“前低后高、逐渐增加”的现象呢?

广东省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副处长 陈云璋:这是因为个人所得税申报(扣缴)方式的变化,出现税率跳档了。

从今年1月1号起*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对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它的个税申报的方式,从原来的按月代扣代缴改为了累计预扣法,随着累计收入的增加,适用的税率从低到高,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就会产生税率跳档。

超额累进税率与税率跳档

什么是税率跳档呢?在了解税率跳档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超额累进税率。

目前在我国,工薪收入扣减四类扣除后(专项扣除、其他扣除、个税免征额、专项附加扣除),其应纳税所得额按照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

也就是说,应纳税所得额超出部分按所对应的税率级次分别计税,这就是所谓的“税率跳档”。

在过渡期间(2018年10月-12月),个人综合所得是按月计税,应纳税所得额即计税金额分成了3000元到80000元7个节点,分别对应着3%到45%,7个税率级次。

今年元旦起,个人综合所得是按年计税,7个税率级次所对应的计税金额就变成了36000元到960000元7个节点,刚刚是按月计税的12倍。

累计预扣 减轻征纳双方负担

从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来看,工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税率跳档的现象。

那么,个税改革后,为什么会在月份之间出现这种“前低后高、逐渐增加”的现象呢?同时,新的计税方式,会不会影响个人税负呢?

广东某信息技术公司资深业务经理 陈金元:一月份我的大概工资收入是31000元,那么按照政策的话,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大概是24000元,税率是按照3%,所以我1月份我缴的税就比较少,大概是720元。假如按照每个月来单独计算,每个月差不多是3000多元的个人所得税。

对比改革前后,这位二三月份均出现工资个税“跳档”的业务经理,今年一月份实缴个税比改革前少了两千多元。

两种计税方式,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成都市温江区税务局*税务所副所长 孙超:个税改革前是按月计算。那么在他的(月度)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他的每月税额基本保持一致,而个税改革后适用的是按月预缴,按年汇算的累计计税方式。

原来,改革前按月计税,只要月度收入变化不大,计税金额和实缴个税在月度之间就不会有明显差异。

改革后按年计税,计税金额是按一月份到当前月份的累计数额来计税,税率级次跳档就出现了月份之间“前低后高、逐渐增加”的现象。

那么,新的计税方式,对纳税人的税负有什么影响呢?

广东省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副处长 陈云璋:对于只从一处取得工资薪金的纳税人来说,他每个月预扣预缴的税款的总额基本是等于年度的应纳税税额。

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我们将陈先生的月收入取零为整为31000元。按照新的计税方式,虽然其一月份只缴720元个税,但是,其二月份要缴个税1560元,其三四五六月份每月要缴个税2400元,七月份后的6个月每月则要缴个税4800元。

不过,到年底其累计纳税金额(40680)和原来“按月代扣代缴”全年应缴个税是一样的。

既然两种计税方式的应缴个税都是一样,为什么还要设立这么繁复的算法呢?》》如有疑问,请加财苑【Gold】QQ群:285429402,专家老师,在线答疑!

*税务总局所得税司个税一处调研员 任宇:在累计预扣预缴方法下,让全年累计预扣的税款,与全年汇算清缴应纳的税款,这两个数基本是一致的。

这样处理下来,这个群体到次年,汇算清缴他就不用来(办理退税)了,减轻了征纳双方的这种负担。

事实上,因为每个人的月度工薪收入都有或大或小的波动,按照新的计税方式,对那些月度收入波动大的中高收入群体来说,就可以避免在年终退税的麻烦。

并且,对那些月度收入波动大、一些月份免税额度不足扣除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还可以拉低税负。


本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编辑联系,我们将删除。Email:editor@zbgedu.com


相关阅读:

增值税下调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何判断?

旅客运输凭证如何抵扣增值税?

新增值税申报表该如何填写?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

Molly

Molly

讲师认证:破格享受首经贸大学受副教授职称待遇,开发出“庖丁解牛”“顺藤摸瓜”等快速掌握报表编制的解题方法

从事大学财经类课程讲授和财务培训课程13年+。破格享受首经贸大学受副教授职称待遇。 开发出“庖丁解牛”“顺藤摸瓜”等快速掌握报表编制的解题方法。 课堂上温柔细心亲切可爱的Molly老师,教学条理清晰,节奏明快,擅长将复杂的会计准则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课堂讲解生动有趣,擅长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介绍准则。传道于知识,总结于规律

免费下载老师推荐的学习资料

免费直播

麦当劳的供应链管理

06-08 19:00-06-08 21:00

观看回放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应

04-13 19:00-04-13 20:30

观看回放

“生产”中的管理会计在“生活”中的妙用

03-30 19:00-03-30 20:30

观看回放
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你答疑!
注册有礼
购课咨询
学员服务
免费通话
申领资料
在线咨询
+
中博教育·免费咨询
输入您的手机号,点击“免费通话”,将接到中博咨询老师的电话,请放心接听,该电话完全免费
信息保护中请放心填写

获取2025年学习资料包

了解更多我们的课程,填写信息得学习资料包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想获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