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注会考试分析报告表明:通过CPA真的越来越容易了!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24 14:56
阅读:2790次

近期,中注协官网上公布一条消息:2018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分析报告。
公布的2018年CPA考试中的很多大家关注的数据,很有参考意义!对今年的考试难度也有一定指导作用哦!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实施情况
2018年,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和专业阶段考试分别在8月25日和10月13-14日举办,在全国33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欧洲地区,共设立927个考点、11085个考场。
(一)报名情况
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有139.28万人报名(同比增加20.16%),6个科目合计报考科次381.56万(同比增加21.39%),再创造历史新高。
从报名情况看,6个科目中,报名人数较多的是“会计”,为107.94万人(同比增加17.95%),紧随其后的是“税法”和“经济法”,分别为72.20万人和70.16万人;报名人数较少的是“审计”,为39.59万人(同比增加9.26%);报名人数增幅较大的是“财务成本管理”(同比增加28.59%)。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5号),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2018年,综合阶段考试共有2.80万人报名(同比增加23.55%)。
(二)出考情况
1.专业阶段考试
经统计,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的平均出考率为35.46%,较2017年增加了1.78%。2013-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的报名人数与报考科次均呈递增趋势,年均增幅分别为19.80%和20.43%,表明注册会计师考试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而过去6年的平均出考率始终低于40%,表明考生的实际出考与报名意愿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
2.综合阶段考试
经统计,2018年综合阶段考试实际出考的人数达到2.33万人,出考率83.19%,较2017年增加了3.65%。2013-2018年综合阶段考试的年均出考率为79.47%,远高于专业阶段考试的年均出考水平(79.47%>35.09%),这既体现出参加不同阶段考试的考生对通过考试的预期不同,也反映出考生选择出考的沉没成本和通过考试的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即参加综合阶段考试的考生对考试的投入程度及准备充分性上均高于参加专业阶段考试的考生。
(三)考生结构
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意愿和需求与考生的专业背景、学历以及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同时,考生的分布还受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就业机会的影响。大多数考生把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完成学历教育后或者职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途径。
1.按考生的单位性质分析
相比就职于其他性质单位的考生,来自企业的考生报考人数明显更高,报名参加两个阶段考试的人数占比在40%以上。而来自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考生,报名参加两个阶段考试的人数占比仅为10%左右。
相对而言,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考生参加两个阶段考试的报名人数占比虽然相对不高,但出考率远高于其他考生。
2.按考生的学历分析
参加两个阶段考试的考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考生报名人数占比达到60%以上,出考率也相对较高;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考生报名人数较少,出考率也相对低。
3.按考生的专业分析
注册会计师资质对具有会计审计专业背景的考生的职业影响较大,该类考生的报名和出考意愿远高于其他专业考生。
4.按考生的性别分析
女性考生报名人数远高于男性考生。出考率方面,男性考生与女性考生差异不大。
5.按考生的年龄分析
专业阶段考试35岁以下的考生占比达到89.95%,综合阶段考试达到84.83%。出考方面,专业阶段考试中36岁以上的考生出考率相对较高,综合阶段考试中25岁以下考生的出考率相对较高。
6.按考生的地域分析
2018年,从报名情况看,专业阶段考试各地报名人数及报考科次,排在前5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山东,其总和分别占到全部总量的43.79%和44.87%;排在后5位的地区依次为宁夏、青海、西藏、港澳台和欧洲,其总和占全部总量不到1%。从出考情况看,除黑龙江、西藏和欧洲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余地区的出考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分析
(一)总体情况
从考试结果看,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平均合格率为27.93%,比2017年提高了2.66%。综合阶段考试有1.95万人通过并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合格率83.74%,比2017年提高了2.08%。
2013-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的出考科次、合格科次逐年增加;除2014年,6个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保持在20%-30%水平,并持续小幅增长。5年间,单科合格人数、专业阶段合格人数也都保持上升趋势。
1.专业阶段考试
按照合格科次与出考科次的比值测算,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27.93%,约有24.30万人取得至少1个科目的单科合格成绩,比2017年增加了7.54万人,增幅44.97%。
总合格科次为37.75万,比2017年增加了11.57万,增幅44.19%。有3.04万人累计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比2017年增加了9713人,增幅46.88%。2018年一次通过专业阶段6科考试的有363人,比2017年增加了117人。
2013-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的6个科目的单科合格率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审计”、“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3个科目的单科合格率总体上升趋势较为明显。5年间,“审计”的单科合格率提高了11.92%,“税法”的单科合格率提高了10.82%,“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单科合格率提高了9.49%。而“会计”的年均合格率相对较低,仅为18.11%;“经济法”的年均合格率相对较高,为25.73%。
2.综合阶段考试
2018年有19486人通过综合阶段考试并取得全科合格证书,按照合格人数与出考人数的比值测算,合格率为83.74%。2013-2018年,相比专业阶段考试单科平均合格率不足30%,综合阶段考试合格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综合阶段考试和专业阶段考试的测试目标和测试重点有所不同1,考生对考试所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两个阶段考试的结果存在呈现特点和趋势的合理性差异。
(二)考生类别
统计分析表明,专业阶段考试的合格率与考生的专业背景、专业基础、报考和出考意愿、职业发展需求,以及报考人数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报名人数较多的群体,其合格率略低于报名人数较少的群体。而综合阶段考试报考的前提是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参加综合阶段考试的考生的专业基础相近,其合格率与考生专业背景等因素的关联性小。
1.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考生,其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考生。
2.学历高的考生报考人数不多,总体合格率相对较高,例如,专业阶段考试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合格率相对略高;综合阶段考试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考生合格率相对略高。
3.会计审计类专业的考生报考人数远高于其他专业背景考生,其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异,专业阶段考试中财经类专业的考生合格率相对略高;综合阶段考试中财经类专业和非财经类专业的考生合格率相近,均高于会计审计类专业的考生。
4.男性考生的合格率在专业阶段考试中略高于女性考生,在综合阶段考试中两者相差不大。
5.专业阶段考试中26-30岁的考生合格率相对略高;综合阶段考试中25岁以下的考生合格率相对略高。
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国籍公民考试情况
1994-2018年,已累计有747名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外国籍公民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并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其中,港澳台地区居民704人,占比94.24%;外国籍公民43人,占比5.76%。
2009-2018年,在专业阶段考试中,港澳台地区考生报名和出考的人数及科次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合格率及合格人数保持稳定增长。
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质量分析
(一)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代表试题的难度,是衡量考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于1,试题难度越低。就职业资格考试来说,整体试卷难度以中等为宜,试题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为好,低于0.3则题目偏难,高于0.7则题目偏易。
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整体的难度系数为0.4561,难度适中。各科目试题的平均难度系数在0.40-0.50之间,科目间的难度差异不大。同时,每一科都有不同难度的题型分布。综合阶段考试整体的难度系数为0.6634(整体略低于专业阶段考试的难度)。其中,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的难度系数为0.6214,题目难度适中;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二的难度系数为0.7053,题目相对偏易。
总体来说,2018年两个阶段考试的试题难度设计较为合理。
(二)区分度
区分度代表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是衡量考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值在-1到1之间,越接近于1,试题的区分度越好,能够对不同能力的考生进行有效区分。就职业资格考试而言,整套试卷的平均区分度达到0.2以上,表明考试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整体的区分度为0.4312,各科目试题的平均区分度介于0.3-0.6之间。综合阶段考试整体的区分度值为0.2502,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的区分度略好于测试二(0.2627>0.2376)。
两个阶段考试的所有科目平均区分度均超过0.2,试卷的区分度较好,表明考试能够对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进行有效区分。
(三)正态性检验
考生成绩的正态分布规律是检验考试成绩是否符合选拔性考试选拔目的的重要指标。对于所有实际出考的考生,峰度反映考生总体分数分布的陡峭程度,偏度反映分数分布偏离中心的程度,二者数值越接近0,考生分数分布越接近正态分布。
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的峰度与偏度值均在-2和+2之间,表明考生成绩呈现比较合理的正态分布。同时,“审计”、“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4个科目的偏度值均小于0,呈负偏态,表明高于平均分的考生人数比低于平均分的人数多;“会计”、“财务成本管理”2个科目的偏度值均大于0,呈正偏态,表明低于平均分的人数比高于平均分的人数多。
综合阶段考试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偏度值小于0,呈负偏态,表明高于平均分的人数比低于平均分的人数多;峰度值为10.2708,表明考生成绩分布比较陡峭,即在某一分数段的考生人数相对集中。
(四)信度
信度是衡量考试能否真实反映考生水平的指标,本报告选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考试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值从0到1,越接近于1说明信度越高,越接近于0,说明信度越低,一般以高于0.7为佳。
2018年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各试卷信度值介于0.73-0.88之间。6个科目信度值都大于0.7,表明各科目试卷的信度较高,可靠性较好。其中“财务成本管理”的试卷信度值较高,为0.8778;“会计”的信度值较低,为0.7392。综合阶段考试中,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二的信度为0.7184,信度较好。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的信度为0.6192,属于可接受范围。
(五)效度
效度是指测验的有效程度,反映的是考试的有效性。本报告仅从试题覆盖度方面,对考试的效度进行考查,即考试试题应能覆盖考试大纲的目标范畴,同时体现出测试的重点。
2018年,两个阶段考试各相关科目的试卷均没有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考核重点较为突出,试卷效度较好。
结语
2019年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化建设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将围绕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化水平这一目标,深化注册会计师考试质量保证体系改革,优化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和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考试引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成长风向标作用。
一是坚持和实践考试大纲的功能定位。坚持注册会计师考试作为行业准入考试的定位,科学定义注册会计师入行阶段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进一步完善考试大纲,切实发挥考试大纲作为试题命制的依据、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的指导、考生复习和备考的指南、评价考生能力的标尺的作用。
二是持续改进和优化考试辅导教材。落实考试辅导教材“体现理论和原理,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握考试辅导教材“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读性”质量要求,引导考生改善专业知识结构,填平补齐,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在复习备考中提高专业能力。
三是大力完善试题命制工作,落实“职业导向、原理导向和考生友好导向”。坚持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否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综合阶段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以及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四是优化提升试题命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基于计算机化考试的特点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推进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开发模式。进一步研究命题规律和试题与考生整体水平的适应性,切实提高试题内容的科学性、难易程度的稳定性、试题描述的规范性和考试测试的区分度,逐步优化两个阶段考试的合格水平。
2022年CPA历年真题+解析+考试大纲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CICP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Otis

CICPA会员,ACCA准会员,F8获单科全球状元 暨南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获得者 ,多年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经验,多次参与境内外各行业企业年度审计及IPO审计,现任CPA审计讲师,对审计充满热情,授课干货满满、逻辑顺畅、结构清晰、善于总结,擅长通过简练的图表和生动的举例,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对命题规律、重点考点把握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