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通过A考12门,GPA3.9,做自己闪亮的星!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13 14:06
阅读:2602次

她沉静内敛,低调含蓄,喜欢静水流深,相信厚积薄发。
她说:不张扬,不炫耀,默默地做事,总有,你会达到你想去到的那个平台。
她喜欢英语辩论,GPA3.9,梦想看遍欧洲所有的教堂和博物馆。
她喜欢折腾,自己想要什么,就去努力争取;自己害怕什么,就努力克服。
我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外国语专业学习外语,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以的排名选择了德英双语专业。我认为思考、认真和踏实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三个条件:
首先,思考。
你要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哪些课程需要全身心投入,而哪些只需要浅尝辄止。
然后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时间和精力的重心。
在准备ACCA考试时,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ACCA上。对于专业课,掌握课上大致要点和基本的语言训练就可以了。
等到ACCA考试结束,我会迅速投入到语言课中,对先前上课的笔记、单词、语法进行深化,为期末做好准备。
其次,认真和踏实。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点一滴的积累很重要。平时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考前查漏补缺、不断深化。再次,重视GPA成绩。
因为求职时很多企业重视GPA,所以我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跟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考前认真复习,掌握考试范围、考试提纲,刷高GPA成绩。
还有,要有正确的意识。
学一门课不仅是为了分数,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你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改变思维,拓宽知识面。
02
熟练使用德语和英语,CET6取得577分
通过中级口译笔试
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中高级口译证书这些只是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应试能力,并不能充分地代表一个人的英语水平。
为了通过这些考试,我们会背单词、上补习班,按“套路”出牌,但考试之后,这种应试教育体系下的语言能力会快速退化,甚至回到原点。
我觉得语言学习还是要功在平时,思考归纳和使用是掌握语言的好方法。
推荐大家看一些名校公开课、BBC纪录片、名人传记电影和有趣的书籍,既可以提高英语,又可以扩大知识面;多和native speaker接触,在生活中学习语言,一张中英对照的菜单、几句电影对白、英文文书证件邀请函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料;英语辩论也是很好的方法。
我大一时也是用背单词、查字典、做阅读理解、刷六级试卷这些死板的方法学英语,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反倒是在学了ACCA之后,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显著提高了。
这个改变是发生在大二上学期的一次期中考试,那时为了准备ACCA的考试,根本就没有时间学英语,也停了背单词、刷阅读题,我当时非常紧张和忐忑,觉得英语考试会非常糟糕,但是那次却是我大学以来考得好的一次。
在长期的学习ACCA过程中,频繁地使用英语,用英文去学习思考,我对它的掌握程度越来越熟练。
如果一直保持使用英语的这种频率,不断去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我相信我的英语能够达到母语水平。
03
我和ACCA的不解之缘
快到大一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我们学院举办的一场ACCA宣讲会。
这是我认识ACCA,自己的命运就因为那场宣讲会改变了。
看到ACCA的时候,有一种特别向往的感觉。全英文的学习,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就业前景都是ACCA吸引我的地方。》》猛戳领取2019ACCA资料大礼包,学霸们都在用!
我渐渐发现,外语只是一门沟通的工具,而且继英语学习热之后又出现了小语种学习热,语言人才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如果不学习别的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后在就业竞争中就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我一直对经济非常感兴趣,而会计是商业的语言,ACCA课程体系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哪怕不是商科专业的同学也可以通过ACCA成为一名的会计师,我觉得ACCA的出现,是我当时可以做正确的选择,也是我觉得自己在大学里做的较棒的选择。
学习ACCA带给我很多收获:
1.增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开阔了我的眼界。
如果你真的静下心去摸索、思考,你会在心里构建起一家公司运营的体系,从生产到销售,从投资到融资,从财务报告到预算管理,从内部管理结构到外在环境……
久而久之,我的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也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整理成一个个体系。
2.在学习ACCA的同时,我努力去学习考试之外的商科知识,在生活中寻找一个个鲜活的商业案例。
从JHC的Samper公司到保时捷进入中国的case,再到我现在正在参加的香港OP案例大赛的乳制品公司的case,我对不同的行业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从队友身上学到了处理、分析数据,寻找资料的方法,一点点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改变和创新。
3.ACCA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元化。
我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跟大家一起背单词学外语的外语专业的学生,一个是和一群小伙伴,在天南地北上课、考试的ACCA的小伙伴。
4.未来更多选择。
如果没有遇见ACCA,我未来可能会做外语翻译或者读研深造。
但是学习ACCA之后,我发现人生可以有很多的道路,我现在不确定我以后会做翻译还是财务工作,但我内心非常踏实。
因为我知道,当我手上握有足够多的筹码的时候,毕业时,我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04
学习ACCA的经验、经历和方法
ACCA前九门考试并不是特别难,只要用心准备,都是可以通过的。
重要的一点是,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里去学习ACCA,用英文的概念去建立一个ACCA的知识网络,这一点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特别困难,但是只要你坚持去做,一直做下去,会觉得越来越轻松。
如果说学一门外语是在塑造你的第二灵魂,那么,用英语去学习ACCA,也是在开拓另一种思维方式,塑造另一个自己。
另外,要去喜欢ACC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都不会觉得累。即使在别人眼里它非常枯燥,你却可以乐在其中。
我特别怀念我准备F7考试的那段时光,每天都是盯着报表,自己去思考里边的前因后果,想通的时候觉得自己智商顿时上升了一个档次,那几天觉得自己特别聪明,特别有成就感,非常开心。
我备考F8的时候还被锁在教学楼里,当时在听网课,觉得特别有帮助。一直在那边听,等下楼的时候就发现已经锁楼了。
去敲了值班阿姨的办公室,才回了寝室。当时想,要是找不到阿姨休息的地方,那我就在教学楼里背F8,背完之后就可以安心去考试了。
05
学习、考证、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怎样兼顾?
起初我并不懂时间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忙得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样,生活很兵荒马乱。
后来我才慢慢学着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现在我也还在学习的阶段。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
1.自我思考。
列一个list,挑出重要的事情,舍去不重要的事,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时间,每天check一下事情的完成情况。
2.提高做事效率。
为了告别拖延症,保持专注,我有时会“封冻”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3.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学ACCA、学外语,现在从事的一些实践活动都是我喜欢的,做喜欢的事情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心甘情愿的。
4.要劳逸结合。
再忙也要重视自己的健康,给自己安排健身、放空、看剧和玩耍的时间。
06
各种活动带来的成长与收获
2015年12月,我有幸参加南京中澳青年精英论坛。
我的大学接待了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学子,就中澳经济合作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我们小组九个人,三个澳洲学生和六个中国学生,讨论的话题是which specific aspects of Asian-Pacific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be promoted by Sino-Australianmutual beneficial cooperation?讨论的环境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组里的很多中国学生都比较羞涩,不敢开口。
为了推动讨论进行,我提出让每个人轮流说观点,并让一名同学做记录的方式,领导了这一次的小组讨论。
同时我也特别关注澳洲学生们的反应和同学之间的沟通情况,保证信息能传达顺畅。
2016年3月我和同学建立了大创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我们的课题“从神经认知语言学视角探究小语种学习—基于德语和西班牙语的词汇学习的调研”获得了立项。
项目从无到有,我参与了团队建立、方案构想、预算制定、申报项目等过程。
我在团队里担任财务总监和德语教学总监的工作,随后我们的项目得到了院长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作为南师大支队伍,进驻南京徐庄软件园咖啡咖进行项目孵化。
参加这些活动经历了酸甜苦辣,主要带给我两方面的收获:一方面,让我遇到了一群特别有才华的人,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提高。
在美好的年纪,和的人在一起,为了梦想去努力,轰轰烈烈,没有遗憾。
另一方面,这些活动让我有一个很好的心态。
经历了交替的挫折和成功之后,我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乐观、释然。我觉得只要把现在做好,不断内化自己,等到合适的时机,你就会遇到合适的机会。
07
难以忘怀的比赛经历
开始入校的时候,英语只是中等水平。但我觉得英语很重要,所以会逼自己去参加比赛提高英语能力。
我现在在学习英语的英国议会制度辩论和英语演讲,这两个领域都是我到大学才开始接触的,一开始我都不敢接触这种在公开场合说话的比赛。
我参加场演讲比赛—“二十一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江苏省选拔赛的时候,很怯场,一度放弃不想去参加,我觉得这不是我擅长的方面,获奖的那个人肯定不是我。
但是,在比赛开始的前八个小时,我又觉得我应该去参加。
当时心里有个声音说,如果你不去参加,那你一辈子都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英语。
然后在剩下的八个小时里,我飞快地完成了写稿、背稿、练习等准备工作,当我站在讲台上时,仍然有些紧张。但是稿子里的字一个个从脑海里跳出来,我很顺畅地完成了演讲,并且获得了二等奖。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从那之后,我越战越勇,尝试英语辩论,参加各项比赛,在台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思想进行交流碰撞。
我很享受那种美妙的过程,感觉像是自己在台上开演唱会,特别HIGH。
英语辩论赋予我一种强烈的激情去表达自我,一种谦卑的态度去向前辈、同学学习。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的英语表达、口语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现在,我非常喜欢英语辩论,把它当成我的爱好。
爱好不是窗台上装饰生活的鲜花,也不是书房里附庸风雅的书籍,它是精神的土壤,为我们提供养分。爱好反映一个人的特质和优点,是长期行动的结果。
因为喜欢,所以投入;因为投入,所以卓越。
人的生命历程也是如此,寻找自己所热爱的事物,通过学习和尝试将它们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形成自己的特质。
08
对大学生活的规划
因为我学的双语专业需要五年,接下来还有三年,我的规划主要有几个方面:
1.大学之前考完ACCA,拿到德语和英语的专八证书;
2.大四想去德国进行交流,体验那边不一样的生活;
3.毕业后,我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想找一些保研的机会或者是申请国外的学校,一方面希望得到比较好的offer,到时候可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工作。
我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英国读书,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现在倾向于工作几年之后去完成。
我特别喜欢英式发音,一直看他们的纪录片、电影、电视剧,越看越喜欢。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疯狂的梦想是,要看遍欧洲所有的教堂和博物馆。
09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像电影里那样:穿着白衬衫的帅气男生载着你,穿过林荫小道去上学;在教室里自习偶一抬头,梧桐雨在你面前哗啦哗啦地下起来,就是这么优美和惬意。
但是生活不是梦境,大学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你势必会碰到很多困难。
我的大学生活非常忙碌,但这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享受着它。
我觉得好的规划是,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放弃或者是坚持,做好生活中的取舍,做好自我管理,不断地勾勒出一副未来的蓝图,保持自己的心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坚定地走下去。
“不求收获,只问耕耘”,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人生规划,不同道路会有不同精彩,即使是殊途也会走向同一个终点。
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每个人在大学里都会经历一个迷惘、困惑、焦躁的时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2.不同于学习和学生工作,实习来得并没有那么容易,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3.如果真的特别想在大学里充实自己,放在恋爱上的时间可以减少一些,要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不要被感情所困,错过很多宝贵的发展机会。
4、学生会和社团,并不是每个组织都像你想象中那么完美。
5、你需要看一个更加广阔的,而不是做井底之蛙。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平台、途径、机会,能让你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更好的事物。
2022年ACCA最新学习资料包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ACCA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Molly

从事大学财经类课程讲授和财务培训课程13年+。破格享受首经贸大学受副教授职称待遇。 开发出“庖丁解牛”“顺藤摸瓜”等快速掌握报表编制的解题方法。 课堂上温柔细心亲切可爱的Molly老师,教学条理清晰,节奏明快,擅长将复杂的会计准则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课堂讲解生动有趣,擅长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介绍准则。传道于知识,总结于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