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计抵减会计分录怎么写?计入哪个科目?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5-10 16:30
阅读:20659次

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免费领取:注会历年真题+学霸通关经验+考点解析+试听课程】
根据文件行文意思,销项税额优先抵扣进项税额,再抵减10%的“加计抵减”,因此,加计抵减不可以简单理解为进项税额,并且加计抵减与进项税额要分开核算,文件对核算做了要求:“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根据这一核算要求,对于加计抵减的账务处理,首先得分借方与贷方来讨论。
假设,某符合条件现代服务业企业,当期进项税额100万元,可以计提加计抵减金额10万元。
这一万元可以抵减销项税额,但是要与进项税额分开核算,建议新设会计科目“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
那么,这10万元贷方如何处理,我建议做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科目。
因此,该笔业务基本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 10万元
贷:其他收益 10万元
另外,为了核算清楚在当前增值税核算体系下的业务,能体现清楚加计抵减金额的计提、抵减、余额等信息,举例如下:
善美智公司2019年4月份销项税额10.5万元,进项税额10万元,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金额1万元。
月底,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为0.5万元,当月计提加计抵减额1万元可以用于实际抵减0.5万元,期末余额0.5万元就是加计抵减结余金额。
具体分录:
计提: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 1万元
贷:其他收益 1万元
实际抵减: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值税加计抵减) 0.5万元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 0.5万元
2019年5月,善美智公司进项税额20万元,销项税额25万元,不考虑加计抵减应交增值税5万元。上月加计抵减余额0.5万元转到当月,本月可以计提2万元加计抵减,可抵减总金额2.5万元当月可全部抵减,抵减后应交增值税=25-20-2.5=2.5万元。
计提: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 2万元
贷:其他收益 2万元
实际抵减: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值税加计抵减) 2.5万元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 2.5万元
报表列报:“应交税费—增值税加计抵减”借方余额实际上是未来能抵减增值税的利益流入体现,符合资产定义,在编报时建议重分类为资产项目,如果预计短期内能得到抵减,填列入“其他流动资产”项目,预计超过一年能获得抵减,列报到“其他非流动资产”。
免费领取 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
请大家认真填写以下信息,获取2025年证书课程学习资料包,会以网盘链接的形式给到大家,点击免费领取后请尽快保存。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错误
*验证码错误

Daniel

ACCA 会员,曾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外审员、上市公司海外业务审计经理。亲切又风趣的Daniel老师,目前已从事ACCA教育培训7年+,授课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善于总结,知识点和时事充分结合,母语般流畅而纯正的英式英语,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带过的多个AFM方向班通过率达到100%。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