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严禁宣传状元,唯分数论已经行不通了!
文章来源:中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08 10:30
阅读:2571次
5月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2019 要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状元”一词本是封建科举时代的产物,起源于隋唐时期,是对殿试中成绩获得者的称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也成为了当时荣耀和显赫的代名词。今年高考之后,大概不会再有“别人家”的孩子了。
考上状元本来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教育部反而严禁宣传高考状元呢?
1 杜绝以“高考状元”为噱头的商业炒作
每年到高考后,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教育机构的宣传广告。某某学生,以七百多分的分数拿到某地区文科状元……大意就是在某学习机构很厉害,培养了许多许多的状元之类的。
然而你会发现,不止一家机构做着这样的宣传。上百条宣传广告,就有上百个高考状元。“高考状元”比比皆是。
2014年 ,从未在武汉“状元教育”上过一次补习课的高考状元,却出现在其广告宣传资料上。
事实上,很多机构为了宣传,伪造或盗用出了很多“高考状元”的身份。不仅构成了侵权,还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
禁止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一方面保护了考生的个人隐私,同时也杜绝了无良商家的虚假宣传。
2、破除唯分数论,发扬教育
2011年陕西高考理科李宁宁幸运的考上了理想的北京大学。但是这位昔日的高考状元因为在校期间却跟不上课程以及教学方式,被勒令退学。
这种高考分数优异,但是表现不佳的例子已经数见不鲜了。
前几天热门吴谢宇弑母案,虽然吴谢宇平时成绩优异,但却做出了如此残忍的事情。成绩优异,人品低劣,也反映出教育的严重问题。
在大部分高校以及家长观点认为,分数与能力是同等的,分数高就代表这一切。一味的为学生学习成绩着想,却疏忽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与教育。正是因为学校与家长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不正常现状。
不过多宣传高考状元,也正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注重素质教育。分数不代表一切,健全健康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
3 避免教育攀比
家长很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你看别人家的谁谁怎样怎样...”这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是有很大的弊端。
有时候,因为父母的一些不当的教育观念导致孩子成为了受害者。
在一期《少年说》节目中,一位小姑娘这样吐槽她的妈妈。
她的妈妈每次都拿别人家的孩子来跟她作比较。她的好朋友是一位学霸,她就是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女生哭着喊道为什么自己的妈妈总是看不到她的闪光点。
而妈妈理智地说到: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一下,要不然你会飘。妈妈从始至终坚持着她自己的观点,女生无奈落寞含泪离开了天台。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从小都是听父母表扬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
打着激励的名号,其实就是教育攀比。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天赋。分数只是小小的一方面,没必要把它看得那么重。除了成绩,一定还有别的闪光点。
金字塔只有一个塔尖,状元永远只有一个。不盲目和别人比较,做自己也很好。